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3岁。8年前,因左乳肿物曾行纤维腺瘤切除术,术后4年,因左乳瘢痕增大变硬行左侧乳房切除术,病理示黏液型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未行放射及化疗。检查:一般状况好,无手术禁忌证。患侧乳房缺损,无锁骨下凹陷,腋前襞丰满,胸大肌发育正常。对侧乳房基本正常,体积不大。入院诊断:手术后左侧乳房缺失。治疗过程:患者在全麻下行Super-charged TRAM皮瓣左侧乳房再造术。术中形成以右侧为肌蒂的TRAM皮瓣,同时尽可能长地留取右侧腹壁下动静脉系统备用,左侧腹壁下动静脉予以结扎。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动无关,原因可能还是神经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患的炎性反应所致。2003年Yasunaga报告3例正中神经内骨间前神经束的多发狭窄,支持上述推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方法近3年来,根据不同的分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共42例。单侧乳房切除腺体为20~150g,抽吸脂肪总量为200~1100ml。结果手术损伤小,效果满意,胸部外形良好,乳晕瘢痕增生轻微。结论根据不同的分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能够在完整切除乳腺腺体的同时,获得最佳的外形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州市新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于2016年5~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特定的量表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治疗的HIV阳性者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调查对象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184例新治疗的HIV阳性者。焦虑症状检出率为51.6%,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7,GAD-7)平均得分为(5.04±4.25)分;抑郁症状检出率为66.3%,病人健康状况问卷中抑郁评估部分(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平均得分为(7.01±4.92)分。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HIV诊断时间≥ 6个月(OR=0.344,95%CI:0.170~0.695,P=0.003)、较高水平的自我效能(OR=0.814,95%CI:0.682~0.973,P=0.024)、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OR=0.955,95%CI:0.930~0.982,P=0.001)是焦虑症状出现的保护因素;较高水平的自我效能(OR=0.790,95%CI:0.646~0.966,P=0.022)、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OR=0.955,95%CI:0.928~0.983,P=0.002)是抑郁症状出现的保护因素;有艾滋病相关临床表现(OR=3.168,95%CI:1.570~6.394,P=0.001)是抑郁症状出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受多重因素影响,广州市新治疗的HIV阳性者焦虑、抑郁状况较为严重且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后再次取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后的再取出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对在外院行乳房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不完全者17例,采用乳晕下半弧形切口,切除包括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及部分肌肉和腺体在内的变性组织.结果 术前MRI及CT检查可见乳房内组织层次紊乱,手术后组织内仅可见少量水凝胶残留.切除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增生变性纤维结缔组织间可见散在异物,伴巨细胞反应及大量中性粒细胞、异物性肉芽肿.患者症状如乳房内肿块或硬结、胸背部疼痛、感染等术后基本消失.结论 采用直视下水凝胶清除及变性组织切除的方法,并结合影像学的检查依据,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相似文献   
7.
遗传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生物学分支科学,它从基因水平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所研究对象涉及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等形形色色的生物,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在基因组研究,克隆技术,生物制药,基因诊断与治疗等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年来实验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中心,验证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学习有关的实验技术,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我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遗传学实验主要表现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下腹部腹直肌肌皮瓣联合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适应证。方法 以健侧腹直肌为肌蒂、患侧腹壁下动、静脉穿支为吻合血管蒂形成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与腹壁下动脉穿支联合皮瓣,将腹壁下动、静脉与患侧胸背血管或胸廓内血管相吻合,进行乳房再造。结果 自2003年以来,于临床应用17例,所有皮瓣皆成活,随访3~12个月,再造乳房外形满意。结论 下腹部腹直肌肌皮瓣联合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运可靠、提供组织量丰富、塑形自由度大、供区损伤较小等优点,尤适宜需要移植体积多以及胸廓内血管受损的乳房再造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2003年8月~2005年11月,我中心应用脂肪颗粒分离纯化、多层次多隧道注射、脂肪颗粒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方法,共行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96例;同时,应用抽吸或切除的方法,处理外院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17例。结果对脂肪注射隆乳术患者96例进行随访,随访6个月~2年,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出现脂肪液化、硬结、钙化等并发症。脂肪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17例经过抽吸及手术切除后,无1例再次出现并发症。结论控制颗粒脂肪注射量、将脂肪颗粒分离纯化、采用多层次多点注射以增加移植脂肪与周围组织的接触面积、脂肪颗粒中混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皮瓣行乳房再造术后供区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5年2月应用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24例,共处理供区并发症7例。结果:本组出现供区并发症者7例,经积极处理后均得到治愈,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应用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后供区并发症主要为伤口脂肪液化、切口边缘皮肤部分坏死及腹壁膨隆,经过相应处理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