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生长发育迟缓为青少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并垂体增生的常见临床表现,此报道3例以生长发育迟缓为首诊原因的青少年原发性甲减并垂体增生病例,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左甲状腺素小剂量起始,短时间内增加到治疗剂量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1,sTNFR-1)及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5月云南省老年病医院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根据白蛋白尿及透析情况分为:正常组(A1期组) 37例,中度增加组(A2期组) 35例,重度增加组(A3期组)25例及透析组15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sTNFR-1及KIM-1水平,分析sTNFR-1及KIM-1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sTNFR-1联合KIM-1检测对于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sTNFR-1及KIM-1水平透析组 A3期组 A2期组 A1期组,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血清sTNFR-1水平与糖尿病病程、平均动脉压(MAP)、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 Alb)、血肌酐(Cr)、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呈显著正相关(r=0.341,P0.001; r=0.447,P0.001; r=0.569,P0.001; r=0.585,P0.001; r=0.537,P0.001),与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 GFR)呈显著负相关(r=-0.594,P0.001);血清KIM-1水平与糖尿病病程、MAP、Um Alb、ACR、血Cr亦呈显著正相关(r=0.403,P0.001; r=0.527,P0.001; r=0.733,P0.001; r=0.702,P0.001; r=0.733,P0.001),与e GFR呈显著负相关(r=-0.757,P0.001)。血清sTNFR-1联合KIM-1检测对于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效能较单独检测高,曲线下面积为0.857 (95%CI:0.787,0.927,P0.001),诊断特异度为83.8%,灵敏度为84.5%,阳性预测值为0.902,阴性预测值为0.826。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TNFR-1及KIM-1水平升高,sTNFR-1联合KIM-1检测对于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8月将152例COPD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的改善时间、细菌清除率及血浆炎症因子变化,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2%,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胸部影像改善及血浆炎症因子下降明显,细菌清除率为91.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5.26%,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3.9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OPD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能够显著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无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血小板活化异常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周围血中CD62p^+,CD63^+,CD31^+,CD41^+及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测定(ELISA法),并依据24h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大量白蛋白尿组(DM3),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NC)。结果周围血中CD62p^+,CD63^+,CD31^+,CD41^+及血浆GMP140在DM各组均较Nc组升高。特别是DM2,DM3组较NC组明显升高。DM合并高血压者周围血中CD62p^+,CD63^+,CD31^+,CD41^+及血浆GMP140均较无高血压者为高(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的增强可能与DN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在糖尿病(DM)确诊的10年内,有60%-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一40%的患者可无症状,需经神经功能详细检查明确。糖尿病神经病变(DN)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以后者多见,常侵犯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一旦发生,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损害。有症状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出现后5~8年内死亡率可高达29%-44%。  相似文献   
6.
评价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化疗治疗Ⅲ/Ⅳ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Ⅲ~Ⅳ期肺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DC-CIK联合化疗组、单纯化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免疫指标变化、肿瘤标志物变化。结果 DC-CIK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是83.3%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IK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生活质量总提高率分别为80.0%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IK联合化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与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而单纯化疗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CEA、CA125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DC-CIK联合化疗治疗Ⅲ/Ⅳ期肺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吸人舒利迭对COPD糖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12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加用舒利迭吸人,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检测患者FBG、2hBG、HbAcl,吸入舒利迭半年后复查以上项目,并测量L24椎体骨密度。结果研究组吸人舒利迭前、后FBG、2hBG及HbAcl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L2-4骨密度值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不会引发血糖升高,短期吸入舒利迭对COPD患者骨密度无影响,今后应进行长期吸入舒利迭后的骨密度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暴发性1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资料患者男,30岁。主因发热3 d,多饮、多尿1 d,于2010-04-13入院。入院3 d前无明显诱因感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伴上腹阵发性钝痛,放射至左腰部,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在我院门诊给予抗炎和降温对症处理(具体不详),上述症状好转。患者于入院1 d前感多饮、多尿,日饮水3000~4000 mL,日尿量3000 mL左右,日尿5~6次,夜尿4~5次,无毛发增多、皮肤紫纹、心悸、手抖、怕热、多汗等症状,于2010-04-13中午无明显诱因突感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样物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反射试验及定量感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结果:在入组患者中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8%,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0%,存在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2%,具有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1%,无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6%。结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两者在病变程度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足部振动感觉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足部振动感觉损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用振动感觉分析仪对3270名2型糖尿病患者行振动感觉检查,分为振动感觉减退的研究组及无振动感觉减退的对照组,测定尿蛋白、血脂、体重指数、血糖、HbA_(1C)、血清果糖胺、C肽、血压等及眼底检查.结果 研究组年龄平均为(59±12)岁,病程≥5年、24 h尿蛋白定量≥300 mg/d、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足部症状及男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清C肽(0.56±0.45)nmol/L、餐后2 hC肽(1.81±0.95)nmol/L均低于对照组[(0.65±0.56)和(2.14±0.82)nmoL/L,P<0.05].Lo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足部症状、24 h尿蛋白定量、糖尿病病程与振动感觉减退明显相关.结论 24h尿蛋白量、糖尿病病程、足部症状是2型糖尿病振动感觉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