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人IL-1β抑制小鼠胰岛素瘤胰岛β细胞(βTC-6)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反应(GSIS)中的作用. 方法 (1)βTC-6细胞分别于含不同浓度(0、1.38、5.5 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 min,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2)βTC-6细胞分别于含不同浓度(0、1.38、5.5 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5min,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蛋白中磷酸化ERK1/2及β-actin的水平;(3)βTC-6细胞加入IL-1β(0.15、1.5、15 ng/ml)培养24 h后于含1.38 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 min,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4)βTG-6细胞加入IL-1β(0.15、1.5、15 ng/ml)培养24 h后于含1.38 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5 min,检测细胞蛋白中磷酸化ERK1/2及β-actin的水平. 结果 (1)βTC-6细胞在1.38 mmol/L葡萄糖刺激时胰岛素分泌及ERK1/2磷酸化水平均达到高峰;(2)IL-1β可抑制βTC-6细胞葡萄糖刺激下的ERK1/2磷酸化及胰岛素分泌,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结论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IL-1β抑制βTC-6细胞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永红  张云  薛元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30-1233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确诊为糖代谢异常的患者62例和健康者31例(NGT组),然后按照糖代谢状况将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32例和糖耐量减低(IGT)组30例.记录并比较3组受检者的糖尿病相关指标及血清ALT水平,并将各指标与血清ALT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然后将所有受检者按照血清ALT水平分为4组:第一分位组(ALT<15 U/L)、第二分位组(ALT 15~20 U/L)、第三分位组(ALT 21~30 U/L)和第四分位组(ALT>30 U/L),计算各组糖尿病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1)NGT、IGT、T2DM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18±11)、(25±16)、(31±20)U/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除了总胆固醇(TC),血清ALT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浆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浆葡萄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负荷后2 h胰岛素(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呈负相关(P<0.01);在控制BMI和腰围的影响后,血清ALT水平与收缩压、2 h INS、TC、LDL-C无相关性(P均>0.05),与其他指标仍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均减弱.(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BMI和腰围的影响后,第四分位组患T2DM的危险性是第一分位组的2.16倍;在进一步调整了TC、TG、LDL-C、HDL-C和HOMA-IR的影响后,第四分位组患T2DM的危险性是第一分位组的1.72倍.结论 健康者、IGT患者、T2DM患者血清ALT水平逐渐升高;血清ALT水平的变化与T2DM的发生风险有关,且这种相关性可能不受肥胖、血脂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为妊娠期常见疾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是甲状腺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标志。不同的报道显示,育龄期妇女甲状腺自身抗体(anti-thyroid antibody,ATA)阳性率为5.4%~31%[1]。有研究显示ATA阳性的妇女在妊娠期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以及自然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等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可能增高[2-3]。本研究追踪随访5例孕前血清TSH<2.5mIU/L,总T4(TT4)和游离T4(FT4)水平正常,TGAb和(或)TPOAb阳性妇女,观察其妊娠期及产后1年间甲状腺功能、TGAb、TPOAb水平、妊娠不良结局及PPT的发生情况,报道如下。一、病例资料例1,37岁,因"婚后不孕5年,拟行辅助生殖技术,术前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对小鼠胰岛β细胞株βTC-6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βTC-6细胞培养于高糖DMEM培养基,48h后换用无糖KRBH缓冲液培养30min,分别于含0、1.38、5.50和11.10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min,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水平(GSIS)。在BTC-6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L-1β(0.15、1.50μg/L)和(或)IFN-γ(10、100U/m1),24h后换用无糖KRBH缓冲液培养30min,在含1.38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min,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水平。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βTC-6细胞在1.38mmol/L葡萄糖刺激时胰岛素分泌达高峰,与无葡萄糖刺激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14)对(120±4)mU/L,t=-4.215,P=0.006];5.50、11.10mmol/L葡萄糖刺激时胰岛素分泌较1.38mmol/L葡萄糖刺激时明显下降(均P〈0.05)。与单纯1.38mmol/L葡萄糖刺激组相比,IL-1β(0.15μg/L)组[(85.53±5.06)mU/L对(103.11±0.27)mU/L,t=4.897,P=0.039]、IL-1β(1.50μg/L)组[(62.62±0.64)mU/L对(103.11±0.27)mU/L,t=212.66,P〈0.001]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下降,下降程度与IL-1β的剂量呈正相关;与单纯葡萄糖刺激组相比,IFN-γ(100U/m1)组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73.2±1.6)对(105.2±1.8)mU/L,t=19.52,P:0.003];与IL-1β(0.15μg/L)组及IFN-γ(100U/m1)组相比,IL-1β联合IFN-γ组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F=77.38,P〈0.001)。结论IL-1β和IFN-γ对13TC-6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有抑制作用,且两者间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足部振动感觉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足部振动感觉损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用振动感觉分析仪对3270名2型糖尿病患者行振动感觉检查,分为振动感觉减退的研究组及无振动感觉减退的对照组,测定尿蛋白、血脂、体重指数、血糖、HbA_(1C)、血清果糖胺、C肽、血压等及眼底检查.结果 研究组年龄平均为(59±12)岁,病程≥5年、24 h尿蛋白定量≥300 mg/d、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足部症状及男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清C肽(0.56±0.45)nmol/L、餐后2 hC肽(1.81±0.95)nmol/L均低于对照组[(0.65±0.56)和(2.14±0.82)nmoL/L,P<0.05].Lo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足部症状、24 h尿蛋白定量、糖尿病病程与振动感觉减退明显相关.结论 24h尿蛋白量、糖尿病病程、足部症状是2型糖尿病振动感觉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 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结果 显示,夜间低血糖多发生在22:00~2:00,与平均血糖及晚餐后3 h血糖负相关,晚餐后3 h血糖4.7 mmoL/L时发生夜间低血糖几率达50%.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颈椎病之间的关系. 对象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共4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5例,Ⅰ型糖尿病5例,Ⅱ型糖尿病38例.年龄15~74(平均51.953±14.787)岁,病程1月~15年,平均(4.363±3.172)年.  相似文献   
8.
暴发性1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资料患者男,30岁。主因发热3 d,多饮、多尿1 d,于2010-04-13入院。入院3 d前无明显诱因感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伴上腹阵发性钝痛,放射至左腰部,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在我院门诊给予抗炎和降温对症处理(具体不详),上述症状好转。患者于入院1 d前感多饮、多尿,日饮水3000~4000 mL,日尿量3000 mL左右,日尿5~6次,夜尿4~5次,无毛发增多、皮肤紫纹、心悸、手抖、怕热、多汗等症状,于2010-04-13中午无明显诱因突感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样物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8B至2010年3月入选16家医院284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基础降糖治疗上加用仅.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1次/d,共10~14d,考察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的总症状评分(TSS)等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研究中有15例患者因自身原因提前出院而退出研究,故实际共269例患者完成研究。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至少10d后的平均TS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4±2.2)比(6.7±2.6)分,t=25.31,P〈0.01],有效率为73.2%。TSS评分中刺痛、烧灼感、感觉减退和麻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2、16.29、16.82、22.49,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α-硫辛酸的疗效(即TSS评分改善)与患者的疗程满14d、治疗前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血糖降低幅度、治疗前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25、0.602、0.150、0.172,均P〈0.05),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200,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肥胖无关(r=-0.027、-0.083、-0.076、-0.115,均P〉0.05)。99.2%(267/269)的医师和97.8%(263/269)的患者对疗效满意。研究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和皮疹,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生长发育迟缓为青少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并垂体增生的常见临床表现,此报道3例以生长发育迟缓为首诊原因的青少年原发性甲减并垂体增生病例,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左甲状腺素小剂量起始,短时间内增加到治疗剂量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