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根据性别、年龄、病患部位、就诊时间将100例THR术后病例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组均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试验组给予骨一方治疗,每日1剂,连续7 d。分别观察2组受试对象试验前后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后,2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后,试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相对缩短,D-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PT、APTT相对延长,D-D水平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一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低分子肝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而降低诱发出血的可能性。(3)2组试验后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伤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改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激活纤溶系统,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预防伤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又能降低诱发出血的可能性,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氧液和丹酚酸B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在缺血前从耳缘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A组)、高氧液(B组)、丹酚酸B(C组)或高氧液加丹酚酸B(D组),夹阻股动、静脉,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缺血前和再灌注4h抽血检测MDA、SOD,取腓肠肌作病理检测。结果血清丙二醛浓度较前明显升高,高氧液和丹酚酸B可以抑制其升高(P<0.01),两者有协同作用(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前明显降低,高氧液和丹酚酸B可以抑制其降低(P<0.01),两者有协同作用(P<0.01)。骨骼肌HE染色见:相对于对照组其他组骨骼肌损伤程度较轻,以联合用药组最轻。结论高氧液和丹酚酸B能抑制肢体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损伤,而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氧液和丹酚酸B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在缺血前从耳缘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A组)、高氧液(B组)、丹酚酸B(C组)或高氧液加丹酚酸B(D组),夹阻股动静脉,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缺血前和再灌注4h抽血检测LDH、CK,取腓肠肌作LDH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再灌注4h,血清肌酸激酶活性较前明显升高,高氧液和丹酚酸B可以抑制其升高(P0.01),两者有协同作用(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较前明显升高,高氧液和丹酚酸B可以抑制其升高(P0.01),两者有协同作用(P0.01)。LDH酶组织化学显色见:相对于对照组其他组组织织LDH酶活性较低,以联合用药组最低。结论高氧液和丹酚酸B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起预防作用,而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观察骨一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早期病例按照分层随机化的方法以1∶1比例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在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骨一方每日1剂,连续7d。分别观察两组受试对象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Schatzker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一方能降低胫骨平台骨折早期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早期十分有效的方剂之一。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37岁 ,因服“敌敌畏”后不省人事 0 5h ,入我院急诊科救治。查体 :BP 14 9/7 9kPa ,浅昏迷状态 ,呼吸急促 ,呼出气体可闻及大蒜味 ,口唇紫绀 ,口吐白沫 ,面部肌肉震颤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 1mm ,对光反射存在 ;HR 96次 /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 ;双肺满布湿罗音 ,四肢肌张力增强 ;血胆碱脂酶 380U/L。诊断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入院时检测 :血Na+ 14 7 4mmol/L、K+ 2 2 9mmol/L、血糖 12 3mmol/L、尿素氮 2 7mmol/L ,血浆渗透压为 30 9 8mmol/L。入院后经洗胃、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术和术后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方口服联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胀程度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4%(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4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14 d、28 d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膝关节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及膝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的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功能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BGP、BAL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hs-CRP、IL-6、β-CTX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BGP、B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经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3/56),低于对照组的12.5%(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骨代谢,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18~50岁,平均37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法,Ⅳ型14例,Ⅴ型19例,Ⅵ型6例。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2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6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6%。发生人工骨反应1例,皮瓣坏死1例,开放性骨折感染1例。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BACKGROUND: Problems can occur at the donor site where the autologous tendon graft is taken. Allogenic tissu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raft optio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相似文献   
9.
背景: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的首选,但骨折复位失效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准确的风险因素评估有利于筛选高风险患者和临床决策的选择。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4种预测模型,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并按照风险变量对结局变量影响的权重评分排序,探讨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62例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年龄(60.6±10.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根据术后5个月随访是否发生复位失效分为复位失效组(n=64)和复位维持组(n=198)。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模型变量及其分类,将数据集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按照5折交叉检验获取最优超参数,构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端梯度提升4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在测试集用AUC、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F1得分观察不同算法的表现,综合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将表现最佳的模型利用SHAP评估重要风险变量,并对其临床指导意义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1)两组间三角肌结节指数、骨折类型术前骨折端合并内翻畸形、肱骨头下干...  相似文献   
10.
丹酚酸B联合高氧液对兔肢体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氧液和丹酚酸B对兔肢体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在缺血前从耳缘静脉推注等虽的生理盐水(A组)、高氧液(B组)、丹酚酸B(C组)或高氧液加丹酚酸B(D组),夹阻股动静脉,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缺血前和再灌注4 h抽血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取腓肠肌作病理检测.[结果]再灌注损伤后血清丙二醛浓度较前明显升高,丹酚酸B组、高氧液组以及丹酚酸B联合高氧液组的MDA升高均受到抑制(P<0.01),以丹酚酸B联合高氧液组最为明显;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较前明显降低,丹酚酸B组、高氧液组以及丹酚酸B联合高氧液组的SOD降低均受到抑制(P<0.01),以丹酚酸B联合高氧液组最为显著.骨骼肌HE染色见丹酚酸B联合高氧液组骨骼肌损伤程度最轻.[结论]丹酚酸B联合高氧液和对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