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对CSA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归纳与分析,探讨中医药防治本病研究的物质基础,以期明确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阐述了“肾虚-骨枯髓空-骨痿”的病因病机特点及“骨枯髓空”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将中医“肾主骨”理论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机结合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痿)“骨枯髓空”的病机特点,以及运用补肾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客观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存在于破骨细胞的皱褶缘上的V-ATPase a3转运蛋白在骨质疏松症的骨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ATPase a3转运蛋白将H+逆浓度梯度转运到密闭区,溶解无机矿物质,为水解酶如CAⅡ、CATK、MMPs等提供酸性环境,抑制V-ATPase a3转运蛋白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靶标;并深化对CAⅡ、CATK、MMPs等水解酶阻滞剂的认识,从而多渠道、多方位、多靶点地拓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背景: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破骨细胞对于骨吸收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归纳总结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以及V-ATPase a3转运系统抑制剂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而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在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内国内外文献,按检索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后采纳。结果与结论:V-ATPase a3转运系统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膜上,V-ATPase a3有2个结构域V0和V1,V0结构域是质子转运的通道,V1结构域主要是水解ATP供能。V-ATPase a3转运系统集中存在于破骨细胞皱褶缘上,逆浓度梯度转运H+,为破骨细胞提供酸性环境,溶解无机物,为水解酶创造微环境降解有机物,参与骨吸收。因而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骨折的修复与重塑中选作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5.
骨关节炎(OA)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高发性、致痛、致残的关节退行性病变,因其关节活动障碍、关节疼痛剧烈等临床症状和亟待优化、完善的治疗方案,给社会医疗、患者心理与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既往研究表明,OA发病与关节软骨功能障碍、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和降解紊乱、关节炎症密切相关。同时有研究证实,适度的自噬可恢复受损软骨细胞的功能、调控软骨细胞凋亡、促进ECM的合成与代谢、减轻OA关节的炎症反应,延缓OA的发生和进展。此外,根据OA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为中医学“痹症”的范畴,中医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等理论指导下治疗OA的临床有效性在数千年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并具有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接受程度高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该文以期通过简单阐述自噬及其相关调控蛋白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等在OA中的作用,并详细总结中药干预自噬及其相关标志物在防治OA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中药干预自噬防治OA的深入研究的提供一定方向和思路,同为临床上使用中医药防治OA提供文献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骨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痛风性关节炎(GA)、椎间盘退变(IVDD)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几种骨关节相关疾病,均可累及相关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不同的是OA主要是由于关节磨损和年龄相关的退化导致的,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运动受限,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全身症状,GA是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关节炎,表现为急性关节炎,而IVDD是椎间盘结构退行性变引起的。研究表明,上述骨关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极其复杂,细胞焦亡通过参与骨关节炎症反应、软骨代谢失衡、细胞外基质降解、骨关节病理损伤与上述骨关节相关疾病密切相关,抑制骨关节相关细胞细胞焦亡将有效防治骨关节相关疾病。同时众多研究证实,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相关疾病疗效突出、优势明显,中医药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焦亡,达到减轻骨关节炎症反应、改善骨关节疾病病理损伤、缓解骨关节疼痛的治疗作用。因此,该文以期通过阐述细胞焦亡与骨关节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总结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干预细胞焦亡治疗骨关节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报道,为骨关节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上运用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活血定眩胶囊、西比灵胶囊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2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的差异,评定总体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2种治疗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03﹪(63/67),对照组82.54﹪(52/63),治疗组总体疗效及在缓解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显著变化(P0.05),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6个月内症状、体征有轻度复发者4例(6.34﹪),对照组18例(34.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重度复发者。2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和受试者依从性优于口服西比灵胶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国内椎动脉型颈椎病不同动物造模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并评价其优缺点,以期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检索1991年11月-2013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制作相关的中文文献。结果:共有18篇文章纳入分析范围,发现国内本病动物模型复制主要有植骨压迫法、椎动脉结扎造模法、注射组织硬化剂法、力学平衡失调法、瘀血阻络法、混合造模法6种。结论:组织硬化剂注射法近年研究较多,混合造模法在实验中得到了成功验证并认可,但造模方法评价标准不统一、符合中医证型的造模较少。  相似文献   
9.
背景: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破骨细胞对于骨吸收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归纳总结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以及V-ATPase a3转运系统抑制剂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而能更好的指导临床。 方法:在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内国内外文献,按检索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后采纳。 结果与结论:V-ATPase a3转运系统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膜上,V-ATPase a3有2个结构域V0和V1,V0结构域是质子转运的通道,V1结构域主要是水解ATP供能。V-ATPase a3转运系统集中存在于破骨细胞皱褶缘上,逆浓度梯度转运H+,为破骨细胞提供酸性环境,溶解无机物,为水解酶创造微环境降解有机物,参与骨吸收。因而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骨折的修复与重塑中选作研究靶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