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1.
目的 制备载姜黄素的透明质酸-熊果酸-硫辛酸交联纳米粒(Cur/cLA-HU NPs),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 以载药量、包封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法,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Cur/cLA-HU NPs的制备工艺,并对Cur/cLA-HU NPs的粒径、Zeta电位、形态和体外释药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分析HepG2细胞对Cur/cLA-HU NPs的摄取,以MTT法考察Cur/cLA-HU NPs对HepG2细胞的毒性。结果 最佳载药工艺为:以甲醇为药物姜黄素有机溶剂,以药质比4∶10进行投料,超声于100 W下次数为3次,每次处理3 min,超声程序设置为开2 s、停4 s。Cur/cLA-HU NPs的包封率为(87.91±1.51)%,载药量为(16.64±0.45)%,粒径为(172.3±2.57)nm,PDI为(0.174±0.021),分散均匀,Zeta电位为(−35.3±2.12)mV。Cur/cLA-HU NPs具有还原响应性,释放药物的快慢受到GSH浓度的影响;靶向肿瘤细胞,且被细胞快速摄取;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Cur/cLA-HU NPs载药量和包封率高,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稍优于姜黄素,具有肿瘤靶向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聚水杨酸(poly-salicylic acid,PSA)连接到羧甲基壳聚糖上,使其形成自组装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并进行表征和体外评价。方法O-羧甲基壳聚糖(O-carboxymethyl chitosan,OCMC)作为亲水骨链,通过二硫键将PSA连接在羧甲基壳聚糖上。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IR)确证聚合物的结构;采用超声法制备自组装NPs,并对其粒径、Zeta电位进行表征;采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NPs的临界聚集浓度(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CAC);测定载DOX NPs包封率和载药量;MTT试验考察载药NPs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OCMC二硫键连接PSA NPs(OCMC-SS-PSA NPs)的粒径为(148.5±2.3)nm;CAC值为(0.069 3±0.001 3)mg·mL-1;还原响应性和pH敏感性良好。DOX/OCMC-SS-PSA NPs的粒径为(160.5±1.7)nm,载药量为(17.43±0.56)%,包封率为(89.67±1.23)%。MTT试验表明OCMC-SS-PSA NPs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细胞摄取试验表明DOX/OCMC-SS-PSA NPs在细胞内滞留时间更长。结论 OCMC-SS-PSA NPs粒径较小,具有良好的还原响应性、pH敏感性和生物安全性。OCMC-SS-PSA NPs可作为兼具还原响应性和pH敏感性的纳米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紫金龙乙醇组分(AVEC)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10μg·L-1)刺激生长良好的RAW 264.7细胞24 h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以MTT法测定不同浓度AVEC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AVEC在低于400 mg·L-1时对RAW 264.7细胞无毒性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可以明显诱导RAW 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TNF-α,IL-6和NO(P<0.01);与模型组相比,100~400 mg·L-1的AVEC可明显下调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TNF-α,IL-6和NO(P<0.05,P<0.01),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AVEC可以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和NO有关。  相似文献   
4.
血人参水溶性化学成分的UHPLC-DAD-Q-TOF-MS/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DAD-Q-TOF-MS/MS)联用技术,在负离子模式下开展血人参水煎煮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一级及二级质谱研究,分析血人参的水溶性化学成分. 方法: 液相色谱条件为Synergi Hydro-RP色谱柱(2.0 mm×100 mm,2.5 μm),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Bruker Daltonics micro TOF-Q质谱仪,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毛细管电压2 800 V,二级质谱碰撞能量11~25 eV;源内碰撞诱导裂解(CID)及其二级质谱条件:源内CID能量25~35 eV,碰撞能量12~17 eV. 结果: 共推测出15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3-O-葡萄糖苷、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丁香酸葡萄糖苷、龙胆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类同分异构体4个、棕儿茶素A类同分异构体3个. 结论: 除化合物表儿茶素外,其他14个化合物均为该植物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为血人参及其制剂的开发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靶向性的自载药纳米粒(HA-ss-Bai NPs),并考察其作为药物载体递送姜黄素(curcumin,Cur)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二硫键连接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黄芩苷(baicalin,Bai)聚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hydroge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确证聚合物的结构;采用超声法制备自组装纳米粒,并对其粒径、Zeta电位进行表征;采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纳米粒的临界聚集浓度(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CAC);测定载Cur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MTT试验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制备HA-ss-Bai NPs,最小粒径为(124.3±6.5) nm,CAC值为(0.023 8±0.003 5) mg·mL–1。测得Cur/HA-ss-Bai NPs的粒径为(172.5±3.2) nm,载药量为(17.08±0.25)%,包封率为(51.23±3.97)%。体外释放表明药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快速释放,MTT试验表明Cur/HA-ss-Bai NPs对HepG2肝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制备的Cur/HA-ss-Bai NPs粒径均匀、载药量较高,具有良好的还原响应性和抗肿瘤活性,同时提高了Bai与Cur的体外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双重响应靶向性双载药纳米粒(DOX/CMCS-ss-MTX NPs),并进行体外抗肿瘤考察。方法:甲氨蝶呤(MTX)通过二硫键接枝到羧甲基壳聚糖(CMCS)上,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IR)确证结构。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对粒径、Zeta电位进行表征;测定载阿霉素(DOX)和甲氨蝶呤(MTX)的DOX/CMCS-ss-MTX NPs包封率和载药量;MTT实验考察DOX/CMCS-ss-MTX NPs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DOX/CMCS-ss-MTX NPs粒径为(148.3±2.5)nm,阿霉素载药量为(17.10±0.28)%,包封率为(71.32±3.54)%;甲氨蝶呤载药量为(19.35±0.33)%,包封率为(86.9±2.35)%。实验证明其具有pH和还原响应,肿瘤微环境下可快速释放。MTT实验表明DOX/CMCS-ss-MTX NPs对正常肝细胞没有明显影响,对肝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DOX/CMCS-ss-MTX NPs粒径均一、载药量较高,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和还原响应性,共同递送甲氨蝶呤和阿霉素,具有协同抗肿瘤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乳糖酸(lactobionic acid,LA)修饰的O-羧甲基壳聚糖(O-carboxymethyl chitosan,OCMC)偶联黄芩苷(baicalein,BC)的自组装胶束,并考察其作为载体共同递送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黄芩苷的可行性。方法以OCMC为水溶性骨架,通过酰胺化反应依次将黄芩苷、乳糖酸偶联到骨架上,分别获得O-羧甲基壳聚糖-黄芩苷偶联物(CMBC)和靶向的乳糖酸-O-羧甲基壳聚糖-黄芩苷偶联物(LA-CMBC)。利用核磁、红外确证偶联物的结构;透析-超声法制备自组装胶束并表征;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聚集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制备载药胶束DOX/LACMBC,紫外测定阿霉素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透析法考察载药胶束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释放行为;MTT法考察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为考察取代度对粒径的影响,制备了3种取代度的CMBC胶束,粒径在164~215 nm,LA-CMBC和DOX/LACMBC胶束的粒径分别约为156 nm和180 nm。LA-CMBC胶束的CMC值为(0.081±0.019)mg/mL。载药胶束中阿霉素的包封率为(69.67±3.87)%,载药量为(16.08±0.25)%。体外释放表明DOX/LA-CMBC具有缓释性和pH敏感性。细胞毒性实验表明,DOX/LA-CMBC胶束对HepG2肝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制备的载药胶束DOX/LA-CMBC粒径均匀、载药量较好,提高了黄芩苷的水溶性,且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和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紫金龙药材中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为建立紫金龙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附录Ⅸ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紫金龙药材水分含量在11.09%~14.29%之间;药材总灰分含量1.883%~5.937%之间;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213 1%~0.906 4%之间;药材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15.87%~35.87%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紫金龙药材质量控制的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紫金龙总生物碱回流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生物碱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8,总生物碱含有量7.87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省时、高效,可用于回流提取紫金龙总生物碱。  相似文献   
10.
杨雅欣  叶江海  邓锐  张敬杰 《中草药》2017,48(17):3493-3496
目的对野苏麻Isodon coetsa中分离得到的5个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细锥香茶菜乙素、大锥香茶菜乙素、细锥香茶菜甲素、紫毛香茶菜N和大锥香茶菜甲素)质谱裂解规律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2)技术,通过比较5个单体化合物质谱图谱,根据其二级质谱裂解碎片推测裂解过程。结果负离子模式下,高质量区,该类二萜化合物以连续丢掉C-1、7位上取代基及C-20位氧桥为主,且根据C-1位取代基不同,断裂顺序有所区别;中低质量区的碎片离子信息提示断裂顺序为A环到B环再到C环。结论该质谱裂解规律可为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结构鉴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