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背委中求”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腰背委中求”的临床与机理研究余维豪,范维铭,蔡虹,李瑞午(北京宣武医院理疗科,100053;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是中医针灸治疗疾病的常用口诀,尤其是“腰背委中求”在临床治疗慢性腰腿痛时具有明显的疗...  相似文献   
2.
李瑞午  蔡虹 《针刺研究》1995,20(1):72-73
生物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整个生物科学从一个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显微镜的发明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X钱应用于医学大大提高了医学的诊断水平。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开创了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计算机介入生物科学的研究后,使生物科学的研究进如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对于传统医学中钉灸与经络的研究引进了现代科学的先进方法必将会有新的进展。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正是应用现代科学的先进手段把激光,显微镜、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单色激光的扫描进行“光学切片”,利用显微镜进行微观观测。利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3.
上肢穴区的感觉纤维向中枢的投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后根传入纤维向中枢的投射,国内外曾有过一些报导。但重点多是讨论后根纤维在脊髓灰质内和在延髓各核团的分布以及身体不同部位在延髓薄束核,楔束核内的投射区而对于后根纤维在脊髓灰质内投射的节段性则报导的不多。我们的实验是通过切断颈6~8、胸1(C_(6~8)、T_1)的后根,用溃变染色法,进一步了解C_(6~8)、T_1的后根纤维向中枢投射的节段性及其分布。在针灸临床方面,针刺四肢和面部的一  相似文献   
4.
<正> 迷走神经与中枢的联系一直是针灸针麻原理研究所观注的重要课题。一些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参与内脏牵扯性痛的传导。迷走神经还对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虽然以往对迷走神经有过很多研究和报道,但仍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问  相似文献   
5.
<正> 全国经络穴位皮肤电阻抗讨论会于1987年6月19~22日在福州市召开。来自全国近六十位经络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物医学部,国家中医管理局科技司,中国针灸学会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会议主要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召开,代表们各抒己见,回顾和交流了三十年来经络研究的经验教训,明确了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对三十年来经络研究的成就和皮肤电阻抗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估,对当前经络研究的战略目标、重点和步骤进行了认真  相似文献   
6.
急性高血糖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罗丹明荧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观察了施加高糖溶液后罗丹明-123(Rhodamine-123)荧光强度的变化,从而推测高血糖对线 粒体膜电位的作用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对40个小DRG细胞的观察表明,罗丹明-123荧光强度在细胞的周边最高,而细胞核区的荧光强度最低。尖发DRG细胞的培养液(人工脑脊液,ACSF)中滴加30mmol/L的D-葡萄糖溶液后,大部分细胞(8/9)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大鼠胃肠肌间神经丛NO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和方法 利用大鼠不规则进食的方法造成胃电节律失常的模型 ,模拟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情况 ,通过针刺足三里和胃俞后观察胃肠肌间神经丛 NO能神经元数量和灰度的变化来研究针刺作用的机理。结果 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元的密度下降 ,灰度值上升 ,而对上段小肠的影响不明显。结果 针刺足三里和胃俞穴可以使胃内 NOS的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 ,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针刺血清降低大鼠培养心肌细胞内Ca2+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作用的机理中是否存在着体液因素。方法:取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5天后应用荧光分子探针Fluo-3AM染色。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动态扫描观察,加入正常血清和电针刺“内关”“间使”的血清后,观察心肌细胞内Ca^2+含量的变化。结果:加入正常血清后,细胞内的Ca^2+含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经过一段时间后升高的Ca^2+含量会趋向平稳;而再加入针刺血清后,可明显降低心肌细胞Ca^2+的含量(P〈0.01)。结论:针刺腧穴后的大鼠血清可使心肌细胞内Ca^2+含量明显降低,为针刺效应的血清学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针刺血清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大鼠经穴后收集的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为探讨针灸作用的机制中是否存在着体液因素提供直接的证据.方法: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进行原代培养.7~10 d后应用荧光分子探针Fluo-3AM染色,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动态扫描观察加入正常大鼠血清和电针刺激百会、足三里、曲池、三阴交2周后的血清对神经细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结果:加入正常血清后,细胞内的Ca2 浓度会有一定的升高,经过一段时间后升高的Ca2 浓度会趋向平稳.而再加入针刺血清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神经细胞Ca2 的浓度.结论:针刺腧穴后,除了神经的调节机制外,针刺血清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可以明显地使神经细胞内Ca2 浓度降低,为针灸体液因素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项目通过了中期评估。1995年2月23~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请了以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生理学研究员季仲仆任组长的中期评估专家组,评估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韩济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翟中和、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田景福、北京师范大学生理学教授王玢、中日友好医院基础所生理学研究员周舒、首都协和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万选才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生化研究员包景珍。评估专家对国家攀登计划中的“经络的研究”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国家科委高技术司领导冯思健、邵立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生龙副局长,科教司李振吉司长,何惠宇副司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