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翔龙  郝敬尧 《针刺研究》1990,15(3):232-237
<正> 皮肤阻抗能否作为检测经络循行路线的一个客观指标,是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虽然国内外都已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意见仍然比较分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测试方法还缺乏充分的论证。针对目前皮肤阻抗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987年,我们曾对测试方法作了一些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针刺研究》2012,(3):228
<正>为加强针灸学术交流,弘扬传统针灸医学,经中国针灸学会批准,由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主办、贵阳中医学院承办、《针刺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经络分会理事会换届选举会议",将于2012年7月27日-30日在贵阳召开。会议学术内容:①针灸经络及针刺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②针灸经络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③经络学研究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人体经络原穴的电阻抗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采用多元图来表示经络诊断的多维数据,实现了人体整体功能的状态可视,为经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为1984年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作准备,第四届全国经络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月9日至15日在昆明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108人。会上有156篇论文进行了交流,从论文的质量来看,与1979年第一届会议相比,我国的经络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新成就。近几年来,将一些新技术成功地应用到这个研究领域,使经络研究工作从主要靠病人主述转向了客观显示的新阶段。红外线热像仪的使用,不仅在穴位上而且在循经感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提插与捻转手法强弱刺激内关穴对手厥阴经前臂段皮肤阻抗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受试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使用课题组自行研制的阻抗测量仪进行经络阻抗测量,分别进行不施加手法和4种不同手法的试验.各试验组分别在不同时段测量手厥阴经前臂段皮肤阻抗,将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后各手法组皮肤阻抗基本变化趋势均为降低:提插强刺激和提插弱刺激对皮肤阻抗的变化影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叉.强刺激影响大于弱刺激:捻转强刺激和捻转弱刺激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刺激影响大于弱刺激:强刺激手法能稳定维持皮肤阻抗的变化趋势;捻转手法对阻抗变化趋势维持时间较久.结论:针刺及施加不同行针手法均对经络阻抗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现代临床方法研究中医经络系统活动的可行性;方法:电阻抗容积血流图的肢体循经脉测定及玻璃酸酶的压痛点-穴位区注射等;结果:观察到了前臂及小腿循经脉血流图在机体对內、外调节活动中及玻璃酸酶压痛点-穴位区注射的有效治疗中的中医经络活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的随机变化性;结论:采用电阻抗血流图于肢体循经脉测试方法和玻璃酸酶压痛点区一一穴位注射治疗方法对中医经络系统活动进行探讨研究有可行性、合理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全国经络、经穴——脏腑相关学术交流会议,于1983年1月10日至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这次大会收到了论文156篇,从数量上看,比上届经络学术会议多了一倍以上;从质量上说,也比第三届全国经络会议有所提高。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109人。云南省委负  相似文献   

8.
第四届全国经络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月10~15日在昆明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09名。大会交流的论文有156篇。这次会议广泛深入地交流了全国近几年来对经络研究的新进展。会上报告的论文表明,从一九八○年第三届全国经络学术讨论会以来,经络研究工作在充分肯定循经感传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已进入了掌握循经感传规律,提高疗效的新阶段。对影响循经感传现象的诸因素及其规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许多报告还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提插与捻转手法强弱刺激内关穴对手厥阴经前臂段皮肤阻抗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受试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使用课题组自行研制的阻抗测量仪进行经络阻抗测量.分别进行不施加手法和4种不同手法的试验。各试验组分别在不同时段测量手厥阴经前臂段皮肤阻抗.将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后各手法组皮肤阻抗基本变化趋势均为降低:提插强刺激和提插弱刺激对皮肤阻抗的变化影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刺激影响大于弱刺激:捻转强刺激和捻转弱刺激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刺激影响大于弱刺激:强刺激手法能稳定维持皮肤阻抗的变化趋势:捻转手法对阻抗变化趋势维持时间较久。结论:针刺及施加不同行针手法均对经络阻抗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经穴电阻抗特性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现状、探测方法与应用三个方面对经穴电阻抗特性进行概述,发现大部分相关研究均是以"经穴皮肤"作为经穴电阻研究的对象,仅极少文献以"经穴皮肤内"作为研究对象。为此,对经穴电阻抗检测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认为中医的临床辨证分型、针刺手法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研究相结合可能具有潜在的探索价值,以期较全面地反映经穴电阻抗特性,并且可能将该研究过程及结果与中医临床辨证分型、针刺治疗过程相结合,推动经穴电阻抗研究与临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针刺研究》2012,(2):173
<正>为加强针灸学术交流,弘扬传统针灸医学,经中国针灸学会批准,由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主办、贵阳中医学院承办,《针刺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经络分会理事会换届选举会议",将于2012年7月27日-30日在贵阳召开。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经络、穴位的客观检测与针灸的作用机理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经穴的低阻抗特性,针刺时的肌电、局部血流图、红外热象轨迹、同位素示踪等循经变化特点,经穴部位神经与血管分布特征等研究,使人们对经络、穴位的认识不断深入.近40年来,从温度计测温、液晶显像、红外热像技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先后用于经络、穴位温度的测量观察.已有的研究表明,人体正常状态下与生理、病理状态变化时,均可能出现经络和穴位的皮肤温度与非经络处不同或更为明显的改变,针刺穴位可引起相应经络循行部位与经穴的温度变化,为经穴的相对特异性、效应性及其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依据.然而,对于经穴温度变化的机理、调节途径等认识很少.  相似文献   

13.
本 研究使用透明胶带逐层剥离皮肤角质层 ,使其变薄 ,用自行研制的伏安特性测量仪对未剥离、5次剥离、10次剥离和 2 0次剥离的皮肤进行测定 ,结果发现伏安曲线都存在一个电阻突然降低的击穿点及对应的击穿功率阈值 ( VIB) ,而随着剥离次数的成倍增加 ,V IB明显下降 ,提示经络的低阻抗现象可能与 VIB和角质层的厚度有关。(张维波 ,李志超 .改变皮肤角质层厚度对其伏案特性的影响——对经络循行线低阻抗特性机理的研究 [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1 996,1 3(2 )∶ 1 4 9- 1 51 ) .采 用康威人体经络特性分析系统 ,观察人体经络原穴的伏安特…  相似文献   

14.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要部分,它和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共同构成了祖国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灵枢卫气篇指出:“能别阴阳十二经络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说明运用经络学说对临床诊断方面的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利用经络测定仪来观测皮肤通电抵抗现象,通过皮肤电阻测得的不同数值,来标示各经络之间虚实变化,以供临床诊断及进一步研究经络学说参考。我所在江西省妇女保健院大力协助下,于1959年8月至9月应用经络测定仪对36例子宫颈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现代临床方法研究中医经络系统活动的可行性;方法:电阻抗容积血流图的肢体循经脉测定及玻璃酸酶的压痛点-穴位区注射等;结果:观察到了前臂及小腿循经脉血流图在机体对内、外调节活动中及玻璃酸酶压痛点-穴位区注射的有效治疗中的中医经络活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的随机变化性;结论:采用电阻抗血流图于肢体循经脉测试方法和玻璃酸酶压痛点区一一穴位注射治疗方法对中医经络系统活动进行探讨研究有可行性、合理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动态信息对经络研究及临床诊治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孺  刘颂豪 《新中医》2004,36(12):57-58
通过现代技术检测经络循行线路及穴位的物理特性是经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往研究发现了经络循行线的低阻抗、低流阻、高导声等特性,并有不少经穴在病理、生理状态下异常反应的报道。钟新淮发现了疾病状态下的“经络口”处(即经穴开口于皮肤表面的孙络、浮络)出现“变阻”现象,在该点施以电脉冲则对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张栋等观察到在低电压下某些穴位可以产生电振荡现象,该现象与疾病和症  相似文献   

17.
<正> 自198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至今四年来,我国的经络研究又取得了不少重要的进展。总的来说,四年来的工作主要仍然是围绕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的研究进行的,但经穴-脏腑相关等其他方面的工作同样也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现将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情况简单鞋概述如下。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元月八日至十日本刊在呼和浩特召开了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呼市地区和各盟市编委及特邀代表三十余人;卫生厅中医处和卫生宣传情报处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上编辑部的同志汇报了本刊创刊三年来,特别是公开发行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传达了85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中医编辑工作改革研讨会的精神。与会人员肯定了本刊三年来的工作成绩,并就如何进一步办好刊物、扩大发行、编委的职责分工以及在各盟市建立通讯网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01,(4)
为了促进经络研究和临床应用,拟定于2001年8月中旬在大连召开“全国首届经络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大会”。征文内容:1.经络实质及基础理论的研究;2.中药归经理论研究;3.经络与中医药临床研究;4.经络与针灸临床研究;5.特定穴位与经络、脏腑关系的研究;6.经络理论在中医、针灸临床中的指导作用和意义;7.经络与养生保健方法研究;8.经络与外治法研究;9.经络对按摩的指导作用和意义;10.经络与脑科学;11.经络与神经、淋巴、内分泌等的关系研究;12.对经络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15日~9月18日在北京召开。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直属单位的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及有关单位的责责同志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经络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并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会议期间,大会共收到论文137篇,其中有关临床研究的论文40余篇,实验研究的论文近60篇,文献研究的论文20余篇,其它方面的论文10多篇。在大会和各分会会场报告的论文近50篇。与会同志一致反映,这次学术讨论会上看到了我国经络研究的一些可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