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三黄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对正常大鼠的总胆汁酸代谢差异以及差异较大时间段。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三黄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灌胃正常大鼠后15 min、30 min、1 h、2 h、3 h、4 h、5 h、6 h、8 h、10 h、12 h、24 h血清总胆汁酸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进而得出药物对大鼠血清总胆汁酸(TBA)影响差异和影响较大的时间段。结果:三黄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在0~2 h和4~10 h内可降低大鼠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给药组与正常组的血清胆汁酸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给药后TBA变化较对照组平缓。结论:三黄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灌胃24 h内对大鼠血清总胆汁酸代谢有一定降低趋势,这为后期应用TBA评价病理模型和取血时间点的选择提供依据,并为临床研究肝胆疾病和胆汁代谢性疾病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连栀矾溶液促进大鼠肛周脓肿创面愈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连栀矾溶液促进大鼠感染肛周脓肿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药物干预后,观察创面愈合形态学和愈合率指标;并于第3、6、9、12 d取创面肉芽组织,比较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创面肉芽组织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生化病理学指标;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检测对照组对大鼠血清中组胺(HIS)、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结果:连栀矾溶液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并缩短愈合时间,降低炎性反应;在创面愈合早期(6~9d),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生成(P0.05);同时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HIS、5-HT的水平(P0.05)。结论:连栀矾溶液明显促进大鼠肛周脓肿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与他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生成以及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HIS、5-HT等炎症因子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美洲大蠊,是我国传统中药蜚蠊的基源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健脾消疳,活血通脉,利水消肿生肌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皮肤及黏膜损伤、手术后伤口创面的修复、牙周炎等;常用的代表制剂有康复新液、心脉隆注射液、肝龙胶囊、消癥益肝片等。该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角度对美洲大蠊现代药用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首次对美洲大蠊及其相关制剂质量控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美洲大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回流和渗漉提取方法制备的大黄提取物的化学轮廓差异,筛选出导致差异的特征性化学成分。方法:经HPLC分析获得回流和渗漉提取方法制备的大黄提取物样品的色谱图数据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聚类分析(HCA)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回流和渗漉提取方法制备的大黄提取物的化学轮廓差异及筛选出导致差异的特征性化学成分。结果:回流法和渗漉法制备的大黄提取物化学轮廓明显不同,导致差异的主要特征性化学成分包含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结论:从化学轮廓角度,回流和渗漉提取方法制备的大黄提取物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美洲大蠊,是我国传统中药蜚蠊的基源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健脾消疳,活血通脉,利水消肿生肌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皮肤及黏膜损伤、手术后伤口创面的修复、牙周炎等;常用的代表制剂有康复新液、心脉隆注射液、肝龙胶囊、消癥益肝片等。该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角度对美洲大蠊现代药用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首次对美洲大蠊及其相关制剂质量控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美洲大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厚朴的化学物质进行轮廓谱差异研究,筛选并鉴定影响该药材质量差异的特征性成分。方法: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LC-TOF-MS)分析并获得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厚朴的色谱图数据集,运用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厚朴的化学轮廓差异,筛选出导致这些差异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质谱分析和比对。结果:分析并鉴定出了11个特征峰,包括厚朴酚、和厚朴酚、石竹厚朴酚、厚朴碱、木兰花碱、鹅掌楸碱、罗默碱、海罂粟碱、阿西米洛宾、塔斯品碱、观音莲明碱。结论:LC-TOF-MS可简便、快速地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厚朴中化学物质进行轮廓差异性研究,为后期厚朴品质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川木香主要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Cos)与去氢木香内酯(DL)共包封的聚乙二醇(PEG)化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Cos与DL共包封的PEG化长循环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处方进行优化,并对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及表面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和体外释放度进行测定。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药脂比0.14∶1、胆固醇与磷脂比0.05∶1、m PEG-2000-DSPE添加量6%、水化时间30 min、探头超声时间4 min。所得脂质体外观圆整、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104.80±2.48)nm,多分散指数(PDI)为0.245±0.031,Zeta电位(-9.70±0.23)m V,Cos包封率(91.9±2.6)%,DL的包封率(94.41±1.23)%。结论工艺和处方优化后制得外观形态良好、配伍药物包封率均较高的PEG化脂质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