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0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康复效果和成本效益等方面,探讨不同坐浴时间对痔疮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寻求适宜的坐浴时间.[方法]将100例痔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分另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5 min(实验组)和20 min(对照组),1个疗程(5 d)后对比切口疼痛、水肿、出血、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水肿程度轻,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适宜地缩短坐浴时间可减轻病人切口疼痛、水肿,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规范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为中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提供基础保障。[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及结合临床实践,采用德尔菲(Delphi)法,编制专家问卷调查表,并将3次调查结果整理、归纳,运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制定出15项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专家对其中指标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较高。[结论]拓展丰富了现代中医整体护理理论与技能,对护理行为起到基础保障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良恒温灸具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GU)是主要发生于胃与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病,其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单纯消化性溃疡其死亡率在2%以下,若合并出血、穿孔,其死亡率可上升至7%~10%,反复出血者病死率更高,因此该病的护理至关重要。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采用改良的新型恒温灸具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温和灸,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本科生实习过程中引入"层级模式"培养机制,按照一线教师-病区护士长-大科护士长-护理部的四个不同层次安排护理管理实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KEGG数据库的进展及其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作为整合了基因、酶、化合物及代谢网络信息的综合性数据库,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首先,人工获得实验数据并将其组织为计算格式,构建成一个系统功能知识体系:包括KEGG通路图,BRITE等级分类以及KEGG modules。其次,建立并完善跨物种注释步骤KO,把基因组同分子网络联系起来。文章主要介绍KEGG数据库的最新进展以及KEGG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KEGG特有的图形代谢通路以及KO注释,对于重构代谢网络以及跨物种的代谢网络分析提供了很好的信息,KEGG数据库在生物合成以及药物设计方面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看制作的反面录像,了解年轻护士对急救技术操作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培训,提高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应用能力.[方法]选择2005年-2008年毕业的临床护士198人,选择氧气吸入法、吸痰术、简易呼吸器使用、除颤仪使用4项急救护理技术为考核培训项目,设置了19项错误操作方法,通过模拟操作录像后,制作成光盘循环式播放,护士通过观看,按照判断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要求进行理论笔试作答,通过考核结果发现的问题,再次组织强化培训考核.[结果]强化培训前护士对操作错误的判断、分析、操作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5.6%、60.8%、73.0%;强化培训后护士对操作错误的判断、分析、操作平均正确率分别为100.0%、99.8%、9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反面模拟录像考核培训法,能全面了解护士对操作的掌握情况,提高护士操作的熟练程度,培养护士分析能力,增强护士规范操作的意识,从而提高急救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避免和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通过对我院2009-2010-09发生的27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跌倒老年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66~90(平均77.8)岁;所入住病区:老年病科12例,神经内科9例,内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黄褐斑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谷胱甘肽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谷胱甘肽+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氨甲环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黄褐斑面积及颜色改善情况,并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观察患者黄褐斑改善情况,同时追踪随访两年,对比两组长期疗效。结果联合组黄褐斑(93.3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治疗后皮损面积(1.12±0.23)cm^2和皮损颜色评分(0.79±0.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8±0.75)cm^2、(1.54±0.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显示:41例患者棘细胞层黑色素颗粒的亮度和密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例偏真皮混合型和1例表皮型患者改善不显著;对照组治疗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显示:30例患者治疗后皮损区域皮肤色素显著降低,与正常皮肤区域相似,棘细胞层黑色素颗粒的亮度和密度显著降低,3例表皮型患者棘细胞层黑色素颗粒减少不显著,3例偏表皮混合型基底层黑色素细胞仍呈增生活跃状态,散在黑色素颗粒未减少;4例偏真皮混合型患者真皮浅层噬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颗粒无改善。随访2年显示,观察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10例,观察组复发率(9.3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基础上联用氨甲环酸,可进一步提升祛斑效果,促进黄褐斑消退、淡化,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年轻护士的心理特点并进行适当干预,改善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将10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年轻护士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50名采用“护士心理讲坛”模式进行系统培训,对照组50名正常进行各科临床护理工作,不采取任何针对性的心理培训干预方法。于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纳入观察的年轻护士进行心理状态评价。结果观察组经过干预后在躯体化、人际敏感、强迫、抑郁、焦虑因子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相关因子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心理讲坛”培训模式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