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1种可复的完全性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UUO).方法 取成年雄性大鼠42只,随机平均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别采用V管卡压法输尿管结扎术(实验组)和单纯丝线结扎术(对照组).3周后解除梗阻,分别在梗阻术前、术后1、2、3周和解除梗阻后1、3、6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DCFI)分别测定积水肾肾盂前后径(APD)、最大肾皮质厚度(RCT)及肾盂容积(V),并进行大体和病理学观察.结果 两组动物在梗阻术后,随时间延长,V、APD逐渐增大,RCT逐渐减小,不同时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除梗阻后,实验组V、APD渐趋减小,RCT趋向增大.对照组V、APD继续增大,RCT继续减小.结论 以V管卡压法建立的大鼠UUO模型,不仅符合急性完全梗阻性肾积水的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复性.该术式简单、易行,实验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肺肠合治法(麻黄汤+大承气汤)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水肿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肺肠合治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采用LPS(10 mg·kg-1)腹腔注射复制ALI大鼠模型,造模后开始灌胃给药,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25 mL·kg-1),肺肠合治低(5 g·kg-1)、中(7.5 g·kg-1)、高(10 g·kg-1)剂量组分别给予(麻黄汤+大承气汤)灌胃,阳性药组给予地塞米松(5 mg·kg-1),分别于LPS注射后0、8、16 h给药,共3次。给药结束后取肺组织及血清,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肺水肿评分;计算各组大鼠肺组织干/湿(D/W)质量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VIP、环磷酸腺苷(cAMP)、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蛋白激酶A(PKA)蛋白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VIP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损伤明显,水肿评分升高,肺组织D/W降低(P<0.01),肺组织AQP1、AQP5、cAMP、p-PKA/PKA明显降低(P<0.05,P<0.01),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VIP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肺肠合治组大鼠肺损伤减轻,肺组织D/W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AQP1、AQP5、VIP、cAMP、p-PKA/PKA升高(P<0.05,P<0.01),肺组织VIP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肺肠合治法能减轻急性肺损伤造成的肺组织水肿,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VIP/cAMP/PKA信号通路,进而促进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增强肺组织的水液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SNP的关系.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58例CH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ALT、AST、ALB、GLO、TBIL)、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 SNP,Spss 19.0软件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58例CHC中医证型中,正虚邪恋型最多(43.1%),中医证型与年龄和球蛋白有关(P<0.05),肝郁脾虚型多见于年轻患者,瘀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中医证型与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 SNP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中医证型中,正虚邪恋型最多,中医证型与年龄和球蛋白有关,与HCV RNA、NS5A aa变异以及IL28B SNP无关.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汁淤积是由遗传、免疫、炎症、结石、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胆汁生成、分泌、排泄功能障碍,不能正常排入十二指肠而逆流入血,引起一系列器质性损害、代谢失调和功能紊乱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出肠道微生态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肠道微生态及炎症因子在肝内胆汁淤积中的作用机制,探究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改善肠道微环境等方面进展,为临床治疗、科研研究和药物研发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应用中草药治疗丙型肝炎报道较多,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采用中药复方制剂进行临床治疗,疗效局限。由于一种中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某些物质之间在体内甚至有相互拮抗的作用,因此,对于治疗结果的作用机理很难阐述清楚。简述了HCV假病毒、复制子和全长细胞培养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对应用HCV RNA细胞模型研究中药单体或有效成分进行抗HCV实验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中药治疗丙型肝炎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脂肪沉积及胆汁酸(bile acid,BA)和脂类代谢紊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disease,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特征。法尼醇受体(farnesoidXreceptor,FXR)通过参与BA的合成、分泌和重吸收,在BA和胆固醇稳态中发挥作用,同时在调节脂质代谢和抑制炎症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了解并调控FXR及上下游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深入研究NAFLD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NAFLD提供新思路,寻找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常占杰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统计首诊处方用药,分析用药频率,SPSS 21.0软件进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次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Apriori模块进行处理。结果:共收集治疗肝癌首诊处方114张,常用中药共95味,使用1355次,前7类高频率药物依次为补气药、活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药、补血药、温阳药,累计频率达90.04%,从药物功效结果分析,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温补脾肾等药物居多。对42味高频率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4个常用的药对及6类核心药物群;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得出20条药物相关性规则。结论:常占杰教授治疗肝癌旨在通过调养脾胃而长养肝木之脏,调动肝木生发的机能,通过扶正助肝脾生养发陈以祛除毒邪,这种治疗疑难顽疾的临证思路值得研究、发挥和进一步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肝衰竭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前期过用苦寒药物治疗,或因素体脾肾阳气不足,湿浊瘀毒内蕴,故疾病晚期易形成阳虚瘀毒的病理状态。其基本病机为“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毒瘀胶着”,导致肝功能失代偿。常占杰提出温中逆挽法,重在挽救脾肾阳气衰败,祛瘀化湿,从而改善慢性肝衰竭晚期出现的多种并发症,并通过逆转脾肾阳气虚损的病理状态,挽救肝功能失代偿。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呈现多阶段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癌前病变-肝癌。其中肝癌癌前病变恶变成为肝癌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受Kupper细胞极化方向的影响。Kupffer细胞是肝脏中特殊的单核巨噬细胞,可在不同的微环境中分化出不同的表型即M1型和M2型,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在肝癌中发挥抑癌或促癌的作用。研究发现多种miRNA、LncRNA可通过靶向干预Kupffer极化相关蛋白进而调控其极化方向,从而影响肝癌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及恶变,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本文主要阐述上述研究的前沿进展,为肝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脾养肝方联合靶向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PLC)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索拉非尼治疗,治疗组使用索拉非尼联合益脾养肝方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中位生存时间(m OS)、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 TTP),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结果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76.47%,对照组为43.33%,其中治疗组m OS、m TTP分别为11.5个月、8个月,对照组m OS、m TTP分别为10.7个月、6个月。结论在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益脾养肝方联合索拉非尼的疗效较单用索拉非尼的疗效在m OS、m TTP均存在优势,且具有毒副作用低、有效率高、价格低廉、整体调节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