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约1/5的腰腿痛病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诊断随着CT、M砌等影像技术的普及应用日臻完善。然而,治疗该病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方法。非手术疗法中,多数患者通过传统的骨盆牵引、推拿、理疗等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但疗程较长,尚存许多不足。我科采用DFQ-300型多功能牵引床以三维脊柱旋转牵引结合电针夹脊穴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电针百会穴对吗啡戒断抑郁大鼠中枢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穴治疗吗啡戒断抑郁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吗啡+应激)和针刺组(吗啡+应激+针刺),每组8只。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量及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针刺治疗后针刺组大鼠体质量显著提高(P〈0.05),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多巴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提高吗啡戒断抑郁大鼠的体质量,并对中枢单胺类递质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从督论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从督论治"针刺法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提高ADL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提高MMSE评分方面较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 "从督论治"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疗效,且较常规针刺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并探讨其在专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治疗前后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对2组患者的上肢及下肢痉挛程度分别进行评价,并统计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明显,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抗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戒断组,电针组,共4组。连续20天递增量肌肉注射吗啡造成吗啡成瘾大鼠模型。电针组大鼠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每日1次,每次30min,治疗7天。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胸腺细胞胞内Ca2+的含量;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A蛋白表达,观察各组大鼠胸腺细胞PK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对照组及戒断组胸腺细胞[Ca2+]i含量及PKA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电针治疗后胸腺细胞[Ca2+]i含量及PKA蛋白表达则呈下降趋势。结论:电针具有调节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Ca2+]i含量及PKA蛋白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抗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约1/5的腰腿痛病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诊断随着CT、MRI等影像技术的普及应用日臻完善。然而,治疗该病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方法。非手术疗法中,多数患者通过传统的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患者死亡原因多为发生了多脏器功能衰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约1/5的腰腿痛病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诊断随着CT、MRI等影像技术的普及应用日臻完善。然而,治疗该病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方法。非手术疗法中,多数患者通过传统的骨盆牵引、推拿、理疗等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但疗程较长,尚存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9.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针抗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依赖组、电针组,连续20d递增量肌肉注射吗啡造成吗啡成瘾模型。造模后,依赖组立刻处死;对照组观察7d后处死;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2/100Hz,2~4mA),每日1次,每次30min,治疗7d后处死。取大鼠胸腺,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和依赖组Bcl-2表达明显减少,Bax明显增加(P<0.01);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表达上升(P<0.05),Bax表达的下降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依赖组Fas、FasL的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Fas、FasL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增加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的水平,减少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Fas、FasL表达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电针抗吗啡戒断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腕踝针结合中低频混合电疗治疗偏瘫性肩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腕踝针结合中低频混合电疗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性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偏瘫性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腕踝针结合中低频混合电疗治疗,治疗30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在疼痛程度、上肢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效果明显(P〈0.05,P〈0.01),而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结合中低频混合电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性肩关节疼痛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