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部分脾栓塞术(PSE)结合益气健脾活血中药治疗肝硬化脾机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将68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PSE结合益气健脾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32例单行PSE治疗,均随访1 a。结果2组血小板计数均逐渐上升,治疗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大,15 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3个月后渐稳定;白细胞近期急剧增高,15 d后逐步下降,3个月后趋向稳定;红细胞上升缓慢,治疗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大,6个月后趋向稳定。脾动脉、脾静脉及门静脉直径2组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SE结合益气健脾活血中药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穴指针疗法治疗GERD之可能机理。方法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药穴指针疗法:即治疗操作寿每次以适量棉花缠指后,沾少许药液涂敷患者双侧足太阳膀胱经肝俞、胆俞、胃俞及脾俞穴位上,先后按揉法、扪法及捏法进行操作;每次操作15min,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抑酸及促胃动力治疗,分别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早晚间隔12h各服1次),西沙比利片(10mg,每天3次,饭前15min)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入选时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食管压力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4h食管pH〈4反流总时间百分率有明显下降(P〈0.05),酸反流大于5min次数及最长反流时间也有下降(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消化道镜提示,食管炎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总体疗效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0.0%,组间比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药穴指针疗法中医特色显著,疗效突出,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易为患者所接受。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左归丸对小鼠自身免疫性卵巢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左归丸对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的影响。方法以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卵巢早衰模型。于造模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用左归丸处理小鼠,以泼尼松为阳性对照,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水平(E2),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抗卵巢抗体(AoAb),原位杂交法检测卵巢组织生长分化因子-9(GDF-9)mRNA的表达。结果POF小鼠卵巢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外周血FSH升高,E2下降,AoAb阳性,卵母细胞GDF-9 mRNA阳性细胞数减少,生长卵泡及成熟卵泡数减少。左归丸能减缓POF小鼠外周血FSH升高,提高体内E2水平,抑制AoAb产生,提高卵母细胞GDF-9 mRNA阳性细胞数,使生长卵泡及成熟卵泡数增加,早期用药比后期用药作用显著。结论左归丸能改善卵巢免疫性炎症的损伤,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术附子汤联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阳虚型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84例阳虚型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服用白术附子汤,并隔日在双侧大肠俞或足三里穴行1次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果导片每次0.1 g,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两组总有效率,短、长期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附子汤联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阳虚型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炎瘀血病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炎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涉及瘀血者为数不少,本文就瘀血的形成原因及现代医学的相关性作出探讨,以寻求治疗慢性肾炎用活血化瘀法的必要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酸碱混合反流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以提高中医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通过对66例经食管24hpH及胆红素动态监测确诊为酸碱混合反流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全面、详细地收集病史资料,进行临床辨证研究,提出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切合临床实际的中医证型及治则治法.结果 66例患者中肝胃郁热51例(77.3%),胃热气逆9例(13.6%),痰热内蕴6例(9.1%).结论提出对酸碱混合反流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随证分别予以疏肝和胃降逆、清热和胃降逆或清化痰热为法.这对加深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更好地指导GERD的临床辨证论治,提高其诊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初良  谢胜 《河南中医》2011,31(10):1122-112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与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服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及中药疏肝健脾汤(柴胡、郁金、黄芪、茯苓、丹参、当归、白芍、叶下珠等);对照组服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3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42.42%,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一种慢性而顽固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且无特效药物治疗,多数学者认为其中少数患者可能有癌变倾向,因此,对本病进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于2003年6月~2006年6月期间用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4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均为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43.3岁;病程3~16a,平均8.6a。全部病例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活组织学检查,按2000年5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江西井岗山会议《…  相似文献   
9.
66例酸碱混合反流型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酸碱混合反流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以提高中医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通过对 6 6例经食管 2 4hpH及胆红素动态监测确诊为酸碱混合反流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全面、详细地收集病史资料 ,进行临床辨证研究 ,提出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切合临床实际的中医证型及治则治法。结果  6 6例患者中肝胃郁热 5 1例 (77.3% ) ,胃热气逆 9例 (1 3.6 % ) ,痰热内蕴 6例 (9.1 % )。结论 提出对酸碱混合反流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随证分别予以疏肝和胃降逆、清热和胃降逆或清化痰热为法。这对加深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更好地指导GERD的临床辨证论治 ,提高其诊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及50例正常人进行食管压力测定及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分析功能性便秘患者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变化及肛门直肠运动功能,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