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脑卒中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根据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HI)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脑卒中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全国六大行政区脑卒中研究队列人群25355例,将基线调查时的CVHI检测结果 进行主成分分析,再以各主成分和主要脑卒中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随访中脑卒中发病为应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系数建立脑卒中预测模型,计算发病概率,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点,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四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依次为58.1%、79.4%、88.4%和94.6%,被筛检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分别为第一至第四主成分、高血压病史、年龄和性别,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最佳截断点为预测概率≥0.05,预测脑卒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踟.7%,78.5%,78.5%。结论 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可以建立具有良好效能的脑卒中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别对正常人和脑梗死患颈动脉血流超声多普勒时频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检测正常人和脑梗患(大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颈动脉多普勒血流时频谱,以其峰值频率(fmax),模式频率(fmode),平均频率(fmean),低值频率(fmin),重脉波频率(fp)和频弥散宽度(fw)为定量指标。结果:正常人颈动脉血流信号时频谱的fmax,fmean和fmode曲线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具有总体相似的形状,相互嵌套,其中收缩期的fmax最高,均大于3kHz,fmin最低不低于1kHz,脑梗死患颈动脉时频谱的fmax与fmean和fmode两曲线分开,fmax减低(<3kHz),fp消失,舒张末期fmin减低显(均低于0.5kHz),结论:颈动脉多普勒血流时频分析及所遴选的定量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十分敏感,可供诊断试验,且可集成在便携式计算机里,适用于社区人群中筛选易中风病变个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的光明、钱桥、青村三个社区4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脑血管病防治,选取10 565例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队列人群,再对其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测量,和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调查,同时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随着体重指数的上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P<0.001);脑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度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01);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动态阻力和临界压力则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01);脑血管功能总分也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明显减少(P<0.001)。结论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从而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急性期患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CVHD)指标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55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在发病1周内进行CVHD检测,分析各检测指标的特征.结果全部患者的CVHD的积分值均在75分以下,中位数32.5分.与正常男性70岁年龄组CVHD测定值比较,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和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脉搏波速、外周阻力、特异性阻抗、以及临界压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卒中发病一周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积分值降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变.CVHD检测能较敏感地反映脑血管供血不足或预警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南汇区3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评价上海市南汇区“筛检 高危人群干预策略”的脑卒中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1 999年初对上海市南汇区 696 558人口进行卒中现况调查 ,并对该区 1 996年~ 1 998年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核对调查 ;从中选择 35岁及以上具有 1种或 1种以上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者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HI)检测 ,CVHI总积分 <70分者被筛选为重点干预人群。在人群中实施卒中综合干预措施、基础干预措施为全民健康教育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危险因素 ,重点干预对象另加服脑安胶囊。随访监测 1 998年以后卒中发生情况 ,评价“筛检 高危人群干预策略”的脑卒中干预效果。结果  1 996年~ 2 0 0 0年全区 3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分别为 2 67.69/ 1 0万、2 79.1 4 / 1 0万、2 81 .78/ 1 0万、1 91 .0 4 / 1 0万和 1 67.41 / 1 0万 ;1 996年~ 1 998年干预前的年平均发病率为 2 76 .2 1 / 1 0万 ,1 999年~ 2 0 0 0年干预后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 79.2 5/ 1 0万 ,干预后比干预前的年平均发病率下降了 35 .1 0 % ,其中干预后第 1年和第 2年的发病率比干预前分别下降了 30 .84%和 39.39% ,干预第 2年又在干预第 1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了 1 2 .37%。结论 实施“筛检 高危人群干预”策略两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超重、肥胖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CVH D)变化特征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进入卒中队列研究人群的1336例35~6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等基线调查和CVH D检测并积分。将研究对象按体质指数(BM I)分为体重正常组(BM I<24.0kg/m2)、超重组(BM I为24.0~27.9kg/m2)和肥胖组(BM I≥28.0kg/m2),比较3组间CVH D及其积分的差异。结果上述3组CVH D积分均值分别为(92.51±15.93)、(81.83±23.71)和(73.32±27.09)分(P<0.001);CVH D指标中脑血流量、血流速度依次降低(P<0.01),脉搏波波速、特性阻抗、外周阻力、动态阻力依次升高(P<0.01);3组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9.28%,37.60%和38.92%(P<0.01),心脏病患病率分别为14.62%,21.26%和21.62%(P<0.01),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04%,4.53%和4.86%(P>0.05)。结论女性随着BM I的增大,CVH D积分水平明显降低,脑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弹性变差,且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HI)和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选择东北等地区队列人群中新发生的 4 5 9例卒中患者及随机选取同等数量的对照组 ,估计 CVHI积分值降低和卒中常见危险因素暴露与卒中发病的风险。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CVHI、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病家族史、饮酒史和吸烟史的优势比 (OR值 )分别为 3.89、2 .83、1.5 5、1.5 6、1.85、1.75、1.2 8和 1.36 ,除糖尿病史和饮酒史外 ,其余因素与卒中均有显著的病因学联系 (P<0 .0 5 ) ,CVHI积分值的降低与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被筛选进入方程的因素分别为 :CVHI积分、高血压病史、卒中家族史和吸烟。结论脑血液动力学积分值降低、高血压病史、卒中家族史和吸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CVHI积分值与卒中风险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人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和分析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差异和变化特征。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南汇区3个镇3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糖尿病现患调查,并进行CVHI检测,对检测指标进行统一积分,以1:3的比例根据年龄和性别在人群中选择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人群CVHI各检测指标和总积分的差异。结果:糖尿病人的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小血流速度(Vmin)和总积分显著低于非糖尿病人(P<0.01),而脉搏波波速(WV),外周阻力9RV)、特异性阻抗(Zcv)、动态阻力9DR)和临界压水平(CP)等指标则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各单项检测指标中变化幅度较大的指标分别为DR、RV、Vmin、WV和Zcv。结论:糖尿病人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存在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总积分和最小血流速度下降,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和动态阻力升高。  相似文献   
9.
从高血压到脑卒中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目的:探讨从高血压到脑卒中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erebralvascu-larhemodynmic,CVHD)的变化规律。方法:队列人群中随访发生的371例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患者按年龄、性别随机选择其它组别,分成血压正常组、临界高血压组、高血压组、脑卒中前高血压组和脑卒中后遗症组。分析和观察CVHD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5组人群的CVHD积分中位数分别为95.5,90.0,78.75,40.0和51.25分,其中<75分的百分率分别为19.9%,36.8%,46.3%,78.7%和69.5%;从血压正常到脑卒中发病前,脑血管血流速度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外周阻力和特性阻抗等动力学指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结论:随着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脑血管功能异常逐渐加重,当总积分值下降至40分左右,为脑卒中发病前的“超高危”状态,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0.
超重与肥胖对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重或肥胖可增加心血管病的易感性 ,尤其是脑卒中。超重和肥胖不仅使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增加 ,而且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 ,我们对超重或肥胖者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HD)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东北等地区 1 994年间开始建立的≥ 35岁的 2 5 355例 (男 1 3 2 59例、女 1 2 0 96例 )卒中队列研究人群 ,平均年龄 (54 7± 1 0 7)岁 (35~ 98岁 ) ,随访过程中发生卒中患者 2 2 8例 ;CVHD和体重指数 (BMI)为基线调查结果 (体重 /身高2 ) ,BMI<2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