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p62基因在黑素瘤A375细胞生长增殖及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375细胞,用干扰p62基因表达的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MTT法检测转染及正常A375细胞的平均OD值;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转染组的平均OD值较正常组小(P0.05);转染组的G0/G1期比例(0.73±0.01)较正常组(0.64±0.02)高(P=0.002);转染组的凋亡率(0.10±0.02)较正常组(0.03±0.01)高(P=0.004)。结论干扰p62表达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62在维持细胞周期和肿瘤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痤疮患者血清IL-10的水平,分析其与痤疮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IL-10在痤疮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痤疮患者(按Pillsbury分为Ⅰ~Ⅳ级,每级15例,共4组)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无痤疮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人白介素10(IL-10)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五组血清的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清IL-10水平与年龄及性别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研究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研究组各组血清IL-10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痤疮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正常健康人高,IL-10可能参与了痤疮的发病机制但不能用来评价痤疮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并了解其免疫功能特性。方法造模组用200μg/mL的BLM0.1mL注射于小鼠背部皮肤,1次/d,共3周;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PBS)0.1mL同样方式处理;观察两组背部注射区皮肤的大体变化并进行组织HE染色了解组织学的变化;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循环硬皮病相关自身抗体;对皮肤进行Masson染色,医学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免疫组织化学指数,样本碱水解法分析胶原含量。结果造模组小鼠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皮肤增厚变硬、弹性差、毛发停止生长,皮肤和肺组织病理符合硬皮病表现,ANA阳性率50.00%(4/8),仅1例出现抗Scl-70抗体阳性。且注射区皮肤胶原染色和胶原含量均明显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采用200μg/mL的BLM连续皮下注射BALB/C小鼠可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其皮肤和肺损害具典型硬皮病组织特征,但不伴发肾脏损害,循环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62 基因在恶性黑色素瘤A375 细胞迁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 长期的恶性黑色素瘤A375 细胞,采用干扰P62 基因表达的siRNA 及阴性对照siRNA 分别转染A375 细胞。 采用Transwell 法检测干扰组及对照组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干扰组及对照组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 干扰组细胞Transwell 迁移、侵袭能力较对照组下降(P <0.05);且干扰 组Wnt/β-catenin 及下游通路因子(P62、ZEB1、β-catenin、TCF4、c-Myc、c-Jun 及CCND1)均受抑 制(P <0.05)。结论 P62 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 及下游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干扰乙醛脱氢酶1(ALDH-1)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构建干扰ALDH-1表达的稳转株,以利进一步探讨干扰ALDH-1表达的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加入梯度浓度的嘌呤霉素溶液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筛选浓度;取24孔板中对数生长的宫颈癌Hela细胞,吸弃旧培养液,加入400 μL新培养基,分别加入4种干扰慢病毒液(ALDH-1、ALDH1-1719、ALDH1-740、ALDH1-921,其中有一种具最佳干扰效果)及1种阴性对照慢病毒液(LV3-NC),同时均加入Polybrene液.其中5种慢病毒液的加入量均为50 μL(滴度均为1×108 TU/mL),Polybrene的加入量为0.5 μL(浓度为5 mg/L);24 h后换新鲜培养液,72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情况.然后采用最佳筛选浓度的嘌呤霉素溶液进行筛选,以获得稳定转染的干扰ALDH-1表达的宫颈癌Hela细胞株.结果:确定嘌呤霉素的最佳筛选浓度为0.9 mg/L;5种慢病毒载体均成功转染入宫颈癌Hela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2周后成功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结论:干扰ALDH-1表达的宫颈癌Hela细胞稳转株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shRNA转染构建干扰乙醛脱氢酶-1(ALDH1A1)表达的宫颈癌HeLa细胞,以进一步探讨ALDH1A1与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加入梯度浓度G418溶液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筛选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将4种干扰重组质粒(ALDH1A1-1719、ALDH1A1-574、ALDH1A1-740、ALDH1A1-921,其中有一种具最佳干扰效果)及1种阴性对照质粒(shNC)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5种重组质粒与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的比例均为0.2 μg:1 μL,空白对照组中仅加入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6 h后换液,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情况。结果:确定G418的最佳筛选浓度为400 mg/L;5种重组质粒均成功转染入HeLa细胞中。其中ALDH1A1-1719的转染效率为4.67%;ALDH1A1-574的转染效率为1.16%;ALDH1A1-740的转染效率为12.45%;ALDH1A1-921的转染效率为3.42%;shNC组的转染效率为1.02%。结论:干扰ALDH1A1表达的shRNA载体转染宫颈腺癌HeLa细胞成功可行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和婴儿湿疹的关系,研究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对婴儿湿疹的作用.方法 241例婴儿湿疹患儿分为观察组(n=161)及对照组(n=80),观察组再分为A、B、C组,A组纯母乳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B组人工喂养儿给予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C组混合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制品及添加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对照组患儿进食普通配方奶粉或(和)母亲不能回避牛奶制品.于生后6个月内随访观察婴儿皮损情况.结果 6月龄时观察组婴儿湿疹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人工喂养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湿疹的常见病因,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可以明显减少婴儿湿疹的发生,改善不适症状,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治疗仪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2月8日于我院就诊的30例慢性单纯性苔藓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方法,选择右侧作为治疗侧,使用糠酸莫米松软膏联合超声治疗仪进行治疗;左侧为对照侧,仅使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结果:4周后,30例患者治疗侧治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愈率50.00%,有效率93.33%;对照侧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愈率33.33%,有效率60.00%,两侧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侧在皮损面积、瘙痒、红斑、丘疹、苔藓样变程度及总体评分较对照侧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发现超声治疗后并发症。结论:超声治疗仪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用于慢性单纯性苔藓的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PiverⅠ、Ⅱ、Ⅲ型子宫切除术(有的加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后经阴道引流与经腹壁引流的效果与并发症,探讨子宫切除术后经阴道引流的可行性。方法对2002年至2013年收治的共420例行广泛或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有的加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患者随机采用经阴道引流(研究组)或经腹壁引流(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引流口愈合、淋巴囊肿发生情况及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结果Ⅱ/Ⅲ型子宫切除术研究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总引流量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发热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Ⅱ/Ⅲ型子宫切除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 d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阴道硅胶T型引流管较经腹壁引流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可以充分引流出盆腔渗出液,减少术后感染、发热及淋巴囊肿的发生率,降低术后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因而子宫切除术后经阴道引流是有效的、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中药注射剂潜在的类过敏反应进行检测和评价。方法以C48/80为工具药物,对可能影响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因素进行比较研究,优选最佳试验条件,选用Tween80、内毒素、中华眼镜蛇毒素、天花粉蛋白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进行考察和应用。结果大鼠皮肤类过敏反应试验方法最佳条件为:采用胰岛素注射器(口径0.33 mm)进行药物注射,50~100μL/点,给药后立即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染液1 mL,15 min时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剪取背部皮肤处理。采用该方法,Tween80、内毒素、中华眼镜蛇毒素、天花粉蛋白注射液均呈现一定的诱导大鼠皮肤出现蓝斑的能力,痰热清注射液给予临床剂量无蓝斑出现。血塞通注射液临床剂量虽可引起大鼠皮肤蓝斑,但不排除与因其本身的药效作用干扰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试验周期短,需用药量少,检测敏感性高,结果重复性好,但易受药物本身特性干扰而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