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药扶正合剂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给小鼠腋下注射肿瘤组织的匀浆液复制转移性LA795小鼠肺癌模型 ,观察各组小鼠肿瘤大小、生存期 ,同时应用放免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及肿瘤组织的IL - 2、TNF -α、IL - 6的含量。结果 :(1)各治疗组小鼠肿瘤重量较模型组下降 (P <0 0 5 ) ,生存期延长 ,而以中药加化疗组疗效最佳 ;(2 )中药组可影响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IL - 2、TNF -α、IL - 6的含量 ,表现为下调IL - 6的含量 ,上调TNF -α和IL - 2的含量。结论 :中药扶正合剂有抑制肿瘤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治疗免疫介导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免疫介导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的疗效,并从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和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功能,造血调控因子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中药补肾活血方可改善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的外周血象,增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延长其生存期,促进红系造血祖细胞 CFU-E、BFU-E 的增殖、分化,调节 T 细胞亚群,抑制 Ts 的活性,促进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抑制造血负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活性。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方通过促进 CFU-E、BFU-E的增殖、分化以及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辨治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中医“温病”范畴 ,治疗中确立透邪外出、兼顾养阴、活血化瘀等原则 ,临床效果较佳 ,显示出中医治疗本症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的发展极其迅速,特别是循证医学(EBM)的提出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应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中医药学,可全面提高中医药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中医药治疗再障作为中医血液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进行方法学的突破和创新。借鉴循证医学方法指导中医药治疗再障,提高疗效,从而使研究成果更加可信,在不断获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提高临床及科研水平,是当前中医药治疗再障研究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及学习心得对此进行探讨,现阐述于下。 1 从循证医学发展的趋势、优势看其必要性 循证医学的产生有…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生物因素、放射线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骨髓脂肪化、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中医学虽无再障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属于"急劳"、"热劳"、"血证"、"虚劳"、"血虚"、"血证"之范畴.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痰瘀互结病机理论基础及应用探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骨髓被脂肪髓代替以及骨髓小粒脂肪细胞增加的病理表现,根据中医“精血同源”、“痰瘀同源”理论,结合临证实践,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机制与痰瘀相关。并归纳再障的病机应为脾肾诸虚为本、热毒为标、痰瘀为变,提出治疗上应温补脾肾,清热解毒,化痰逐瘀。  相似文献   
7.
中药扶正合剂介导白血病生物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扶正合剂介导白血病生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观察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联合应用化疗及中药扶正合剂后,临床症状改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重建的变化。复制L615小白鼠白血病动物模型,从细胞免疫学角度探讨中药扶正合剂介导白血病生物治疗的作用机制。[结果]中药扶正合剂可通过促进IL-2、IL-6、IFN-7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恢复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可增强造血调节因子(GM—CSF)、IL-6的活性,加速骨髓再生,改善外周血象,减轻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延长L615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调整紊乱T细胞亚群,提高小鼠化疗后IL-2、IL-6、IFN-γ的分泌水平。[结论]中药扶正合剂可有效地介导白血病生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清热滋阴凉血止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中医归属于肌衄、葡萄疫、发斑等范畴,统属血证。 1 病因病机 近年来关于ITP的病因病机,现代医家各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周氏认为ITP的病机多为火热熏灼,脉络受损,血溢脉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与Faa、FasL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解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方法]选择9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肝肾阴虚者各30例;另设1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检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正常人骨髓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Fas蛋白、FaaL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且脾肾阳虚组、肾阴阳两虚组与肝肾阴虚组组间Fas蛋白、FaaL蛋白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按脾肾阳虚组、肾阴阳两虚组与肝肾阴虚组次序依次升高.[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分型与Fas、FasL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