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糖尿病和骨质疏松患者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据统计,2007到2008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岁人群患病率高10倍[1]。2003到2006年,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2]。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遗传倾向和分子机制。这2种慢性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健脾丸辅助治疗脾肺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6例脾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OPD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予人参健脾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生存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肺功能、BODE指数。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治疗后清蛋白、前清蛋白及胆固醇较常规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SGRQ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BODE指数与常规组治疗后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健脾丸辅助治疗脾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朱婷  戎装  季晶俊  陈晓宏 《陕西中医》2020,(10):1482-1484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对老年骨量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骨量减少病例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联合钙尔奇D、阿法D3胶囊口服,对照组仅给予钙尔奇D、阿法D3胶囊口服,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骨密度检测、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分、6 m步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SF-36改善优于治疗组(P<0.05);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和步速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可提高老年骨密度,提高躯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疏络通脉方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患者内皮功能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6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疏络通脉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胸闷、胸痛、气短等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血管扩张功能(FM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胸闷、胸痛、气短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FMD、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降低,且观察组FMD、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疏络通脉方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电图指标和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燮理阴阳是中医学治疗原则之一。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根本病机是肾气亏虚,临床治疗应在补益肾气的基础上兼顾阴阳的偏虚。并例举常用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放射状体外冲击波穴位疗法在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冲击波组,各54例。药物组采用药物治疗,冲击波组采用放射状体外冲击波穴位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药物组,治疗后及6个月后Lysholm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冲击波组SOD高于药物组,TNF-α低于药物组(P<0.05)。冲击波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药物治疗相比,放射状体外冲击波穴位疗法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这可能与其进一步减轻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部疼痛及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外冲击波局部治疗,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肩部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血清5-HT、PGE_2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无病例脱落。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80.4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肩部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前后肩部VAS疼痛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各分项)均明显增大(P0.05);组间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各分项)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清5-HT和PGE_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前后血清5-HT和PGE_2水平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疗效较佳,可减轻肩部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血清PGE_2和5-HT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