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策略的选择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120例。对于血肿量在30-60ml或者血肿量较大已形成脑疝者87例患者行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其中未脑疝并且一般身体情况较好的56例行微创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另31例血肿量较大已形成脑疝者行大骨瓣颅血肿清除术,12例由于术后脑压仍高加行去骨瓣减压术。对于合并有心,脑,肾严重疾病,以及年龄大于70岁的33例病人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3天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清情况,术后半年按照COS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33例患者术后3天,再出血4例,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16例,3分100例,2分4例,1分3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87例患者,其中56例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术后3天再出血4例,术后6个月C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38例,3分14例,2分2例,1分2例;而行大骨瓣颅内清除31例患者,术后3天再出血8例,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11例,3分9例,2分6例,1分5例。结论对于血肿量在30-60ml,未脑疝并且一般身体情况较好的患者,行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手术效果好,恢复快;对血肿量大于60ml或者脑疝的病人,建议行大骨瓣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合并有心,脑,肾严重疾病,以及年龄大于70岁的病人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早期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积极处理并发症有助于降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方法总结36例经CT及MRI证实的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外伤性脑梗死多发生于儿童,且多位于一侧基底节区.结论发病机理主要是在一侧基底节供血小动脉的解剖特点,儿童生理特性,外伤所致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2年8月~1996年12月共收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5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CT扫描复查,均见血肿消失,无任何后遗症,术后6~10天均痊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作一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共58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2例,年龄平均61岁、最大的72岁,最小的  相似文献   
4.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评价小骨窗开颅术血肿清除率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预后影响。方法241例施行小骨窗开颅术的HICH病例,根据血肿清除率分为A组(血肿清除率≤60%~<75%,70例)、B组(血肿清除率≥75%~<90%,117例)、C组(血肿清除率>90%,54例),对三组的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及术后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着血肿清除率的增加,病人术后清醒时间及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明显缩短(P<0.01),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C组最有效(P<0.01)。死亡率C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肿清除率是影响小骨窗开颅术治疗HICH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颅内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一般病情都比较严重,预后较差,传统的治疗方法皆以抗生素治疗为唯一主要手段,鉴于近些年来,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加之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临床抗生素耐药性也日益增高。一些颅内感染抗生素治疗效果常不尽人意,我们自1991~199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使用一种抗生素加黄芩、黄柏、黄连、甘草(以下简称三黄甘草汤)治疗颅内感染,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62岁,平均年龄39岁。1.2临床病例:化脓性脑膜炎13例,开颅性颅脑外伤术后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及分析54例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中50例伤口均I期愈合,4例切口边缘头皮发黑;4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1例出现硬膜外血肿;1例出现癫痫。结论:颅骨修补手术不可小视,良好的手术技巧,规范的手术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硅橡胶涤纶丝网颅骨成形术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于1996年1月~1997年1月改进以往骨窗缘钻孔1998-02-18收稿,1998-04-24修回作者单位:1安徽省池洲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471002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200003作者简介:马力,男,37岁,主治医师朱诚,...  相似文献   
8.
例1男,53岁。头部跌伤4h入院。CT示:双侧额颞顶区硬膜下积液,量约100ml。局麻,取双额颞部各钻孔一枚,切开硬股放出积液,并各置引流管一根接无菌引流袋,术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复查CT示;双颠颞顶硬膜下积气,量约150ml,脑组织受气体所压,呈“山峰征”(此名称系影像学描述颅内积气的专业术语)。立即于额部正中钻孔放气,并置管一根引流,同时拔除原左侧引流管,为便于全部、有效排气,经原右侧引流管注入生理盐水,经另一引流管排挤出颅内积气,因注入颅内的生理盐水可被颅内生理循环吸收。例2男,62岁。因车祸致头部伤入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9岁.因“右侧下肢麻木3个月、乏力2个月”于2011年6月入院.查体:右侧下腹部腹壁反射消失,右侧腹股沟平面以下痛温觉及深感觉减退.左侧下肢浅、深感觉无异常.双侧下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右侧髌阵挛(+),双侧Babinski征(+).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MRI示:T11~12段偏右侧团块状等T1稍高T2信号影,病灶信号欠均匀,内见环状及片状钙化,边界清晰,约13 mm×17 mm ×30 mm大小,相应段胸髓明显受压、左移,内见水肿信号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将81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按常规进行内科治疗及相应的手术治疗 对照组38例先予鼻导管持续吸氧,出现呼衰时使用机械通气 观察组43例伤后或术后即刻实施机械通气 比较两组通气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变化及伤后半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通气效果更好,通气时间更短 GOS显示,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机械通气能更有效改善重型脑外伤患者的缺氧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能改善生存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