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造成的,不良的坐姿、站姿以及长期弯腰或重体力劳动都是发病原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就有了发麻、发胀、四肢无力,疼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骨的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瘤样病变,四肢发病以股骨近端多见,一般均伴有弯曲畸形.我院对合并严重弯曲畸形的股骨近端骨的纤维结构不良的患者,采用了一期截骨刮除病灶矫形、打压植骨、结合PFN进行内固定,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孙远征教授运用透刺埋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的治疗经验。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患者24例,均采用灵台透至阳埋针治疗。结果:治愈1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半年后随访,无复发。结论:灵台透至阳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选穴少、操作简便、能持续刺激腧穴的优点,相比药物治疗,其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足踝小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足踝部外伤患者97例,男57例,女40例.全部行X线摄片、CT轴位及准冠状位扫描.结果 97例中检出132处骨折,10处脱位;X线片显示骨折111处,脱位8处;常规轴位CT扫描显示骨折122处,脱位7处;准冠状位CT扫描显示骨折131处,脱位10处.结论单层螺旋CT选择合理的扫描方案,尤其准冠状位检查对显示涉及关节面的骨折以及合并踝跗骨多发骨折有明显优势,对提高隐匿骨折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成为国内用于修复小腿远端、足跟部、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要皮瓣之一。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对17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予以修复,结果皮瓣存活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Pilon骨折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了1998~2006年10月的Pilon骨折共56例,采用如下方法治疗:(1)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2)解剖型,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按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 随访9~36个月,按Mazur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83%。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以解剖钢板内固定、三叶草钢板内固定较为牢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是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喻一东  刘振宇  向云  冯铃 《重庆医学》2008,37(16):1881-1882
自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和三叶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骨折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或成脂分化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消化控制法培养取自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将其分别置于成骨培养基培养,运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所分化细胞。选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活化枢纽":β-catenin,BMSCs成骨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核心结合因子(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又名RunX2)、BMSCs向成脂分化中的重要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ive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通过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TFRD诱导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实验均采用第3代细胞。结果:骨碎补总黄酮药物浓度在0.010μmol/L时,显著提高了BMSCs中的β-catenin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对PPARG mRNA表达未表现出明显的下调作用(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有关,暂未发现其对BMSCs成脂分化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28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并kanada,TSRH,Z—plate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0月。平均植骨愈合时间4.5月。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4例,D级6例,E级10例;术后均有1~2级提高。结论 胸腰段骨折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安全可靠,能对脊髓充分减压,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生理曲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药辨证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分为锁定钢板组及锁定钢板配合中医药辨证组,各20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锁定钢板配合中医药辨证组治疗有效率为95%,锁定钢板组为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药辨证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临床上可以作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