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视舒肝理气和解法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人口的逐渐老龄化的过程,一系列的老年性疾病渐受关注。皮肤瘙痒症作为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近年来医学领域对该病的治疗和研究都较多,但在治疗方面,西医又较显局限,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正确掌握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在传统治疗该病的中医原则基础上,应重视舒肝理气和解法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七氟醚对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术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肾下型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108例为本研究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4例。A组患者接受丙泊酚麻醉,B组患者接受七氟醚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5 min内(T0)、手术末(T1)、手术后8 h(T2)、手术后16 h(T3)及手术后24 h(T4)的肾特异性尿蛋白含量(NGAL、α1-M、GST-pi及GST-α)和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含量(TNF-α和IL-1β)。记录两组患者于基线期、手术后1 d、3 d和6 d时的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和24 h尿量。结果在T1期,A、B组患者的NGAL、α1-M、GST-pi及GST-α含量均达到最高值,随后呈下降趋势。但A组的尿蛋白含量始终显著低于B组,如T1时NGAL含量分别为(1.01±0.38)vs(1.24±0.34) ng/mL(P=0.03)。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趋势同尿蛋白,即手术后A组患者的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和24 h尿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A、B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随时间显著升高,但即使在不同时间点A组的TNF-α和IL-1β均显著低于B组,如T4期TNF-α水平(213±49)vs(366±40) ng/L(P=0.04)。结论丙泊酚可显著减低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术后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的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BOCs)的聚合工艺匹配条件的优化研究,进一步降低终产品的平均分子质量和超大分子含量,提高聚合血红蛋白的有效转化率.方法 在前期对人胎盘血红蛋白与戊二醛交联的单因素影响水平的研究基础上,选取戊二醛的加样速度、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戊二醛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3个因素做正交试验以优化血红蛋白聚合工艺的匹配条件.结果 戊二醛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对聚合血红蛋白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最后为戊二醛的加样速度.对平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条件下的平均分子质量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和戊二醛的加样速度条件下的平均分子质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效转化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和不同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条件下的有效转化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戊二醛加样速度条件下的有效转化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超大分子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条件下的超大分子含量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戊二醛的加样速度条件下超大分子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优化确定了血红蛋白聚合工艺的最佳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PolyCHb)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失血性休克控压模型: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2%、4%及6%PolyCHb组(8只/组)。sham组:大鼠麻醉后仅行股动、静脉插管;后4组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控压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加相应浓度的PolyCHb复苏。分别在大鼠放血前(基础值)、休克、液体回输后0 h(复苏后0 h)、6 h(复苏后6 h)观测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氧合指数(PaO_2/FiO_2);复苏后6 h以放血法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蛋白含量,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值,另取肺组织制备成10%的组织匀浆,测定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 1)复苏后0 h,2%、4%、6%PolyCHb组与对照组的MAP(mmHg)为117.25±5.97 vs 132.00±5.98 vs 147.75±5.82 vs 101.13±6.15(P<0.05)。2)复苏后6 h,4%、6%PolyCHb组与对照组相比,MAP(mmHg)分别为114.75±5.26 vs 118.63±13.81 vs 88.38±8.00(P<0.05);2%、4%PolyCHb组和对照组的PaCO_2(mmHg)为37.62±3.62 vs 37.13±4.70 vs 25.38±4.10(P<0.05);2%PolyCHb组和对照组的PaO_2/FiO_2值为463.69±44.74 vs 403.57±59.73,BALF蛋白浓度值(mg/mL)为0.13±0.04 vs 0.23±0.06(P<0.05), MDA(nmol/mg protein)为1.17±0.11 vs 1.47±0.20,MPO(U/g tissue)为0.37±0.08 vs 0.76±0.23(均为P<0.05);2%、4%、6%PolyCHb组和对照组的SOD(U/mg protein)为2.04±0.27 vs 1.87±0.30 vs 1.63±0.10 vs 1.83±0.04(均为P>0.05)。结论具有携氧功能的低浓度PolyCHb可以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但随着PolyCHb浓度的升高,大鼠氧化应激增强,反而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益气逐瘀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准。方法:应用显微鉴别法对益气逐瘀丸中黄芪、葛根、三七进行显微鉴别;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逐瘀丸中黄芪、葛根进行定性鉴别,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益气逐瘀丸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0.07 mg/g,线性回归方程Y=0.6423X-1.2262,(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1.7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益气逐瘀丸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周文涛  常静 《微创医学》2007,2(6):589-590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广泛适用于院外急救、上呼吸道阻塞、昏迷、呼吸衰竭及不适宜气管插管的特殊病例,但操作不当常引发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麻醉科对61例患者操作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我院2000年3月至2006年6月进行气管切开术共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21~75岁,平均53岁。其中重型颅脑外伤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4例、胸科术后肺通气功能不足12例、破伤风喉痉挛2例、呼吸功能衰竭靠气管插管维持气道通畅患者5例。1.2方法本组均采…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GST—EMl8原核表达质粒,优化EM18-GST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EM18蛋白的空间结构。方法以pMDl8T/Eml8为模板,扩增EMl8基因的CDS区,构建pGEX一3X—EM18,设计不同诱导表达条件表达EM18GST蛋白。通过各种在线网站对EM18蛋门空间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成功构建GST—EMl8原核表达质粒,以1mmol/LIPTG于37℃诱导4h,蛋白表达较好;生物信息学预测EM18蛋白N端为无规卷曲,之后紧连两个α螺旋,C末端为无规巷曲和较短的片层结构。结论成功构建了GSTEM18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EM18蛋白含有无规则卷曲,可能是抗原表位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纤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医院诊治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56例,其中西医组采取常规西药+消纤汤,中医组常规西药+消纤汤+穴位贴敷,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9)、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含量、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及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中医组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9)、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含量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肺总量(TLC)、及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生活质量评分(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影响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有效率为87.50%,高于西医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使用消纤汤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上颌侧切牙畸形根面沟伴额外牙根临床上极少见,作者近期治疗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上颌前牙松动,反复溢脓要求治疗。患牙无明显外伤史。口腔内检查:|2牙冠完整无龋坏,舌侧见浅的畸形根面沟达龈下,探及4mm窄牙周袋,冷热诊无反应,叩诊不适,度松动,唇侧根尖区龈黏膜形成窦道,无咬合创伤,X线片示|2根周阴影伴额外根(图1、2)。诊断:|2根周脓肿,畸形根面沟伴额外牙根。图1|2根尖阴影图2|2额外根Fig.1|2periapicalshadeFig.2|2withsupernumeraryroot2结果|2舌侧窝中央开髓,常规预备根管,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瘘管通…  相似文献   
10.
改良组织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快捷、简单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 ,并建立稳定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 :用DispaseⅡ分离上皮和皮下组织。采用改良的无血清及无 3T3 细胞的培养体系和改良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比较改良组织块法和传统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上皮细胞的区别。结果 :用DispaseⅡ可成功分离上皮和皮下组织。改良组织块法可以显著简化原代培养实验步骤和缩短操作时间 ,并使原代上皮细胞更快达到传代要求。结论 :与酶消化法相比 ,改良组织块法是一种更好的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