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随着雾霾日数增多,雾霾的致病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正确认识雾霾的致病特点,降低雾霾性疾病的发病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温、毒两方面论述雾霾的致病特点,认为当雾霾与异常温热气候相结合可能会产生新生传染病,从而将之与温病相联系,并从温病的角度对其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2.
张新渝教授在慢性再障的治疗上具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肾精亏虚是贯穿病程的"主线",而热毒是发病的中心环节,肝火伏热则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在治疗上分扶正祛邪两大方面,包括滋肾填精、温补肾阳、补益脾气、清热解毒、泻肝柔肝。在选药上不仅首要考虑中药的性能,而且也参考了相关药理研究。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肝气虚证角度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柴胡干预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筛选黄芪-柴胡干预肝炎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药效分子和核心靶点.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丹参药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并以体外实验对相关通路进行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相关文献搜集黄芪、丹参的有效成分及相关蛋白质靶点名,利用Unitprot数据库对蛋白质靶点进行基因名校正,并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绘制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Drugbank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治疗靶点数据库(TTD)、GeneCard数据库搜集肝癌的基因靶点,与黄芪-丹参药对基因靶点取交集后得到核心靶点。随后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分别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CK-8实验及流式凋亡实验检测药物对肝癌细胞的药效及PCR实验检测PI3K、AK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共筛选出黄芪丹参药对有效成分76个以及118个核心靶点,经过PPI分析,黄芪丹参药对治疗肝癌可能与AKT1、JUN、MAPK1、MAPK8、IL6、MAPK14、FOS、ESR1、EGFR、CCND1等靶点相关。GO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黄芪丹参药对主要作用于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凋亡过程,通过癌症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TNF信号通路等起效。CCK-8实验、流式凋亡实验以PCR实验表明黄芪丹参药药对对肝癌有效,并且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发挥凋亡作用。结论:黄芪-丹参药对治疗肝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而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怡驰  胡世平  晏军  冉云  李玲 《新中医》2021,53(14):186-189
近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肝轴参与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胡世平教授将肠-肝轴和中医肝病实脾理论相结合,探讨脂肪肝的中医发病机理与治疗,指出脂肪肝主要责之肝脾同病,以脾虚调节脂代谢失常为本,肠道菌群失衡属脾虚的微观表现,肠-肝轴或为肝脾同病的病理基础;肝病实脾理论指导脂肪肝治疗的核心在于调脾,其机理或通过调节肠-肝轴,促进恢复肠道菌群稳态和肝功能,以延缓、阻止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6.
雾霾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虽属性不同,但都与气候关系密切,且二者致病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通过比较分析雾霾与SARS致病特点,推测雾霾联合异常温热气候可能导致的新型烈性传染性疾病"温霾"的发病条件与发病特征,并提出相关的预警和应对措施,以期为中医防控新型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气候和环境因素联合致病开辟新的中医思路。  相似文献   
7.
"顺势而治观"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渊源于《内经》,注重顺应机体自我调节趋势,维护人体自身生理机能。在防治高脂血症中,运用"顺势而治观"进行指导,关键在于加强气化动力,以益胃气、扶阳气为主要方法;调节气机升降,清升降浊,协调有序,促进脂质正常的吸收布散。"顺势而治观"因势利导,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血脂,还能最大程度降低机体在治疗过程中的"自伤",使人体恢复健康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抗病能力,对各类病证治疗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疾病的治疗应当以修复人体自我调节能力为目的,发挥机体的自愈能力正成为治疗学发展的新方向,《黄帝内经》关于人体自愈力有较为完善的理论,阴阳自和、五行制化、亢害承制是人体自愈的内生机制,发挥中医学在修复人体自愈力方面的优势,可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对抗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槐耳颗粒对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5年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使用槐耳颗粒对乙肝相关肝癌不同分期、分组的结局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省中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09年1月~2014年9月首次确诊为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的患者801例,其中服用槐耳颗粒143例,未服用中成药患者658例,随访患者生存时间,采集人口学特征及相关临床指标信息,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并对不同分组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COX回归结果显示,槐耳颗粒的使用是乙肝相关肝癌生存的保护因素(HR=0.377,95%CI 0.289~0.492),进一步分析槐耳颗粒对不同分组的患者结局的影响,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时间越长,患者生存时间越长(P<0.05)。[结论]槐耳颗粒对不同分组的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均有保护作用,且生存时间与用药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