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2.
3.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对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的疗效。方法:68例脑卒中后R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及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应用偏瘫患者运动评定量表(MFS)和偏瘫上肢功能评分量表(MAS)对2组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价。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予疗效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MFS和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MFS和MA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RSD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中药(青黛)外敷在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优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敷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按照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外敷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青黛外敷.在治疗前、治疗后10d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的比较,并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结果 外敷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黛外敷可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我院将其纳入了带状疱疹的优化方案中全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联合通络解痉汤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PAS)患者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肌张力及凝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SP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50例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与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封包联合通络解痉汤治疗。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步行能力、肌张力、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FAC分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与膝关节MAS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治疗前(P<0.05),纤维蛋白原(FBG)均短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PT、AP...  相似文献   
7.
吴志媛  李飞  程红亮  张永鸣 《安徽医学》2011,32(11):1920-1921
目的观察冷剌激和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干预组78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吞咽肌群的冷剌激和舌肌运动训练。4周为1疗程。对干预前后的疗效及治疗后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治愈和有效者67例、无效11例,对照组治愈和有效者47例、无效3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其肺部感染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情况可联合应用冷剌激配合舌肌训练的方法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功能康复具有显著效果,是临床上简便易行无创伤的康复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中医辨证施护理论为依据,结合3R护理法及心理护理贯穿始终的模式,并根据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症状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2组简易智能状态评估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表(WMS)的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MSE、ADL、WMS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提肛运动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口服果导、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并辅以提肛运动,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1月内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按摩辅以提肛运动能改善中风患者胃肠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中医辨证施护理论为依据,结合3R护理法及心理护理贯穿始终的模式,并根据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症状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2组简易智能状态评估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表(WMS)的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MSE、ADL、WMS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