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诱导排卵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是广泛应用的一项辅助生育技术。诱导排卵目的是形成单一卵泡的发育成熟,尽可能地减少发生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抗雌激素类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因口服方便而广泛应用,单独使用妊娠率较低。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采用小剂量递增的温和方案不但能够保证较高的单卵泡发育还能够明显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于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中卵巢反应预测因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1)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发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后,在黄体支持方案中比较孕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激素+雌激素两种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2)在GnRH-ant方案中比较添加高纯度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P-HMG)和添加人重组黄体生成素(rL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对照组32例,添加rLH,GnRH-a诱发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后12h添加1,000 IU、35 h添加500 IU HCG,取卵后应用孕激素;实验Ⅰ组37例,添加HP-HMG,黄体支持方案同对照组;实验Ⅱ组33例,添加HP-HMG,取卵后应用孕激素和雌激素.结果 对照组、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的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是38.10%、23.08%和8.70%,实验Ⅱ组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本中心质控标准,该临床实验提前终止.对照组、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未妊娠者已有33例进行了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0.00%,63.64%和57.14%.三组均无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结论 拮抗剂方案中应用GnRH-a诱发卵母细胞成熟可以避免中重度OHSS的发生,且不影响胚胎质量.GnRH激动剂诱发卵母细胞成熟对黄体功能和内膜容受性存在不利影响,单纯补充雌孕激素无法替代HCG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后牙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有传统的根管治疗、塑化治疗[1],其操作困难,过程复杂,加之后牙根部变异大,临床上达到解剖位的充填是很困难的,充填后的复发率较高.我们自1991年以来,对 84例后牙根尖周病行空管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王智惠  刘金勇 《陕西中医》1995,16(6):246-246
应用自拟解毒止痒散(苦参、黄柏、白藓皮、蛇床子、丹皮、苍术等)贴脐治疗阴道炎96例,总有效率87.5%。提示本法有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卵双胎妊娠早期减胎为单胎的妊娠结局。方法 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体外受精及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双胎妊娠早期(孕45~75 d)减胎为单胎者102例(A组),三胎妊娠早期减胎为双胎者73例(B组)以及双胎妊娠未减胎者4 638例(C组),比较其中晚期流产率、早产率等进一步的妊娠结局。结果 IVF/ICSI-ET后A组与B组和C组比较,早产率(10.8%,58.6%,42.1%)、低出生体质量儿率(6.8%,44.1%,30.3%)明显降低,孕周[(38.0±2.0)周,(35.7±2.3)周,(36.4±2.1)周]、出生体质量[(3.17±0.53)kg,(2.51±0.59)kg,(2.69±0.53)kg]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ICSI后的双卵双胎妊娠,于孕早期行减胎术安全,具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前牙反合伴牙齿松动的矫治栾金英,刘金勇(包头市第七医院)近两年来我们采用固定矫治方法进行矫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1典型病例。患者,女,17岁。前牙反,下前牙Ⅰ°拥挤,并合并不洁性牙周炎,牙龈充血水肿,假性牙周袋形成,牙结石Ⅱ°,牙齿Ⅰ°松动,其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简述了骨钙素的功能,牙周病人血清骨钙素的分析,归纳了近年来血清骨钙素的研究。结果:血清骨钙素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尚未确定。结论:血清骨钙素作为牙周病人的一个诊断指标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尽管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但据大多病例报告,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并发症仍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鉴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尤其是胆管损伤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应用自拟解毒止痒散(苦参、黄柏、白藓皮、蛇床子、丹皮、苍术等)贴脐治疗阴道炎96例,总有效率87.5%。提示本法有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然排卵周期、氯米芬(CC)及来曲唑(LE)诱导排卵周期的排卵前优势卵泡直径对供精人工授精(AID)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的2 675个自然排卵AID周期、547个CC诱导排卵AID周期、1 566个LE诱导排卵AID周期的超声及临床资料;分别按排卵前优势卵泡直径分组,了解助孕结局随优势卵泡直径的变化特征,并据此设立各排卵方案的卵泡直径优势组及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优势组在宫内妊娠及持续妊娠方面的相对优势。结果:自然周期卵泡直径16.0~19.9 mm时的宫内妊娠率(23.01% vs. 19.13%,aOR=1.260,P=0.035)及持续妊娠率(20.57% vs. 16.88%,aOR=1.277,P=0.034)均高于卵泡直径≥20.0 mm时;CC诱导排卵周期卵泡直径18.0~21.9 mm时的宫内妊娠率高于卵泡直径<18.0 mm或≥22.0 mm时(26.86% vs. 16.85%,aOR=1.898,P=0.036);LE诱导排卵周期卵泡直径18.0~20.0 mm时的宫内妊娠率(23.90% vs. 18.08%,aOR=1.405,P=0.013)及持续妊娠率(22.28% vs. 16.35%,aOR=1.449,P=0.009)均高于卵泡直径<18.0 mm或>20.0 mm时。结论:AID助孕中,自然周期、CC及LE诱导排卵周期的排卵前卵泡直径最佳范围分别为16.0~19.9 mm、18.0~21.9 mm及18.0~20.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