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宏晶  苗德芳 《河北中医》2014,(11):1667-1668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 - 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 CUC)病因不明,但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及免疫因素有关。其病变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溃疡,患者常有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对症处理加抗感染及免疫治疗,但疗效不佳。2012—01—2013-06,我们应用云南白药、八味锡类散及盐酸小檗碱片联合美沙拉秦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CUC80例,并与单纯美沙拉秦灌肠液治疗7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ER、PR和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R、PR、Bcl-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104例子宫内膜癌及另外30例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染色,检测ER、PR、Bcl-2的表达。 结果:①子宫内膜癌中ER阳性表达率46.15%,PR阳性表达率65.38%,Bcl-2阳性表达率50.84%。癌旁正常组织中ER阳性表达率60.00%,PR阳性表达率66.66%,Bcl-2阳性表达率26.66%,两组比较Bcl-2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ER、P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②PR的表达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r=0.216,P<0.05), ER的表达与Bcl-2表达无相关性;③在并发淋巴结转移的16例中ER阳性表达率50.00%,PR阳性表达率12.50%,Bcl-2阳性表达率25.00%,无淋巴结转移的88例ER阳性表达率45.45%,PR阳性表达率75.00%,Bcl-2阳性表达率59.09%,两组PR、Bcl-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E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PR的表达在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分化腺癌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ER、Bcl-2在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高,并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时PR、Bcl-2阳性表达率降低。PR、Bcl-2可以作为指示预后的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和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含量(CRP)及随访3个月复发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94.1%(32/34)与对照组有效率85.3(29/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427)。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观察组为(3.07±0.65)和对照组为(6.32±0.5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ESR分别为(14.85±4.4)mm/1 h和(25.90±5.16)mm/1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56,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RP(8.12±1.51)mg/L和(19.90±2.96)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5,P〈0.001)。3个月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9%(2/34)和23.5%(8/3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40)。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虽不能提高治疗的近期有效率,但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1990~2003年老年性结核性腹膜误诊1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豆糊外敷在治疗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50%硫酸镁持续外敷患处皮肤,实验组采用黄豆糊持续外敷患处皮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静脉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豆糊外敷防治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比50%硫酸镁湿外敷的疗效更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给予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44例单用美沙拉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 IL -1、IL -8、TNF -α、Fib、MPV 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0天的治疗,两组患者血清 IL -1、IL -8、TNF -α、Fib、MPV 均显著下降(均 P <0.05)。试验组治疗后的 IL -1、IL -8、TNF -α、Fib、MPV 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1.8%,Mann -Whitney U 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亦称变应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EG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做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对2000-06~2005-09我院误诊的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18~57(平均34.5)岁。1.2临床表现病程1个月~2 a,4例均以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和突出表现。腹痛部位:脐周痛2例,中上腹痛1例,右下腹痛1例。腹痛性质:阵发性绞痛3例,持续性胀痛1例。体征:4例腹部均柔软,无固定疼痛部位2例,脐周压痛1例,中上腹压痛1例。伴腹泻1例,腹胀3例,血便1例,恶心、呕吐2例。有1例有食物(海产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人性化服务的护理实践及潜在效能。方法:通过推崇人性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提高护士自身修养和专业知识,让人性化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结果:护理工作在老年病房顺利开展,患者满意度指数明显提高,病房里洋溢着温馨的气氛。结论:通过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纠纷,增强老年人就诊率,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知名度。  相似文献   
9.
10.
李森  刘宏晶  曲锐 《中国医院》2005,9(8):40-41
院前急救受条件、设备、人员因素的限制,而且发生患者或家属与医务人员意愿不符的结果,产生医疗纠纷.本文分析了发生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和避免、减少发生纠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