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通过观察化瘀通络汤对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为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客观的临床证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调节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稳斑和现代功能康复等),治疗组同时给予化瘀通络汤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连线测验A+B(TMT)和色词试验(CWT)的耗时情况,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TMT-A时间和TMT-B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治疗组在缩短TMT-A时间和TMT-B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除CWT-A时间外,CWT-B时间和CWT-C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治疗组在缩短CWT-A时间、CWT-B时间、CWT-C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治疗后,2组患者ADL量表和MoC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提高ADL量表和MoCA量表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瘀通络汤能有效改善脑小血管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总体认知水平,并且能明显改善其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改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取“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药对挥发油防治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并使用L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借助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DAVID等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防治KOA的作用靶点及通路,对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可视化网络图。运用AutoDock及Pymol对度值靠前的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莪术酮、异姜黄醇、藁本内酯等;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挥发油作用于KOA的28个潜在靶点,包括CTSK、PTGS1、PTGS2和ESR1等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预测“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主要通过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白介素17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KOA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活性成分与其对应靶蛋白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使用LC-MS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明了“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干预KOA的潜在靶点与作用机制,为“片姜黄-当归”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清热解毒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手外伤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手外伤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方.2组均治疗14d.分别于治疗前后对创面分泌物与肉芽组织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含量,采用免疫量度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记录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分泌物评分[(1.6±0.4)分比(2.2±0.4)分,t=4.659]、肉芽组织评分[(1.7±0.2)分比(2.2±0.3)分,t=4.541]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6[(64.89±2.31)μg/L比(72.18±3.02)μg/L,t=9.562]、TNF-α[(318.67±15.21)μg/L比(397.49±17.63)μg/L,t=15.6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率为96.3%(52/54)、对照组为55.6%(30/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18,P<0.001);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5.2±3.0)d比(25.2±4.7)d,t=11.551]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清热解毒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可有效促进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及愈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楠 《临床荟萃》2003,18(3):178-178
患者女 ,2 5岁。间断发热 3周 ,持续高热 1周 ,于 2 0 0 1年2月 2日入院。 3周前不明诱因发热 ,体温在 37~ 4 0℃之间波动 ,伴畏寒、乏力、纳差。经院外不规则抗炎治疗 ,体温不稳定。一周来持续高热、体温在 4 0℃左右 ,经院外应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双黄莲”治疗无好转收入院。入院查体 :体温38.6℃ ,呼吸 2 0次 /min ,心率 92次 /min ,血压 10 0 / 70mmHg(1mmHg =0 .133kPa) ,消瘦体型 ,热病容 ;无皮下瘀点、瘀斑 ,无皮疹及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心肺无异常 ,肝脾未触及 ,左腹股沟区触及 5cm× 4cm× 3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及病变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1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T3、T4、rT3、TSH、FT3、FT4)水平,与正常组比较。结果:心力衰竭患者T3、T4、TSH、FT3、FT4下降,rT3升高,与正常组比较,T3、TSH、FT3、FT4、rT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病情越重,T3、T4、TSH、FT3、FT4越低,rT3越高;病情好转,T3、T4、TSH、FT3、FT4回升,rT3下降。痰热壅肺组、心功能1级组T3、T4、TSH、FT3、FT值最高,而rT3值最低;阳气虚脱组、心功能4级组T3、T4、TSH、FT3、FT4值最低。而rT3值最高。心功能1、2级多见于痰热壅肺型,心功能4级多见于阳气虚脱型。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病情变化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布类敷料物品流失管控办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布类敷料物品流失率较高的一组进行原因分析、问卷调查、研究解决措施、小范围前期试行、监测结果、改进后全面推行。结果:通过品管圈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散落在其他区域敷料大量回收并有效控制再次流失,布类敷料物品流失率有所下降。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效果显著。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降低布类敷料物品的流失,节约科室成本,减少经济支出。实践结果证明,品管圈在降低布类敷料物品流失率的应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杨楠  刘峰  张玉方 《中国药房》2015,(8):1079-1082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监管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工作模式,促进ADR上报质量。方法:调查我院住院病区2012年ADR漏报情况、报表质量以及患者ADR教育、追踪随访情况,并用柏拉图分析法找寻主要问题原因,采用鱼骨图对策分析法,拟定临床药师监管措施,对比分析2013年临床药师监管后ADR漏报情况、报表质量以及患者ADR教育、追踪随访情况变化。结果:2012年ADR上报存在普遍漏报现象,漏报率为97.71%;180份报表中,91.11%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仅对1.52%发生ADR患者进行了追踪随访。2013年临床药师启动监管ADR工作后,漏报情况、报表质量,患者教育、追踪随访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床药师应全面监管ADR工作,采用调查发现、上报督导、教育培训、分析总结以及追踪随访五位一体的ADR监管工作模式,以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溺水后吸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病原特点,为抗菌药物的经验性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85例溺水后吸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淹溺环境分为溺粪组(44例)、自然淡水组(69例)、游泳池组(41例)、污水组(31例),分析比较4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病原结果。结果 185例患儿,年龄4月龄至17岁,中位年龄34月龄。共157例患儿完善痰培养,103例阳性(65.6%),检出革兰阴性菌87株(68.5%),革兰阳性菌37株(29.1%),真菌3株(2.4%)。溺粪组、污水组检出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为88.2%(30/34)、78.3%(18/23)。自然淡水组革兰阳性菌检出比例高于溺粪组(P<0.008)。游泳池组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检出比例相等。结论 溺粪及污水溺水者考虑肺部细菌感染时可考虑选择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的抗生素,游泳池及自然淡水溺水者可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