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1.
目的该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的一项Meta分析,系统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两种不同姑息性引流方式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机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4月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ERCP与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RCT。连续性变量及二分类变量分别采用均数差(MD)及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使用RevMan 5.3计算它们的合并值及95%可信区间(95%CI)。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前后总胆红素(TBil)差值、谷丙转氨酶(ALT)差值、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该次研究共纳入5项RCT,共282例。其中,ERCP 145例,PTCD 137例。两组手术前后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0,95%CI:-18.90~19.11,P=0.990),手术前后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7.27,95%CI:-5.25~19.80,P=0.260);PTCD组手术成功率高于ERCP组(OR=0.33,95%CI:0.12~0.90,P=0.030),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ERCP组(OR=0.33,95%CI:0.15~0.75,P=0.008)。结论ERCP、PTCD两种姑息性引流方式均能有效解除恶性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从恢复肝功能、改善黄疸这两方面的临床疗效来看,ERCP组与PTCD组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和PTCD这两种姑息性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TCD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较ERCP组,但术后却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TSA+B天然澄清剂用于神经痛口服液澄清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除杂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1∶7(g∶m L)的浓度;CTSA+B天然澄清剂用量,按生药计B组分为1%(g/g);B∶A=2∶1;先B后A的次序加入;搅拌速度120 r/min;在80~90℃保温;时间4 h以上。结论:CTSA+B天然澄清剂用于神经痛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uloplasty,MVP)与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重度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chronic ischemic mitral incompetence,CIMI)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重度CIMI患者115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PCI组(n=59)和CABG+MVP组(n=56)。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临床基本特征及术前超声参数,比较两种手术对术后二尖瓣反流的疗效。结果 CABG+MVP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小于PCI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大于PCI组(P<0.05)。PCI组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无改善或复发率是CABG+MVP组的6.01倍(OR=6.01,95%CI:2.450~15.132,P<0.05)。CABG+MVP组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的好转程度优于PCI组(P<0.05)。结论 针对重度CIMI,虽然外科手术治疗伴随着术后高死亡率,但行CABG+MVP的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情况优于仅行PCI的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