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36α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及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3组:凡士林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咪喹莫特模型组(模型组)以及IL-36α实验组(实验组).用小鼠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ASI)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动态变化.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量表皮层厚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对照组与模型组小鼠皮损中IL-36α表达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皮损中CCL20的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皮损中IL-36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t值分别为0.0195±0.0059、0.0012±0.0004,两组比较,P<0.05);模型组皮损中IL-36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22±0.248、0.690±0.025,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实验组CCL20 mRNA表达(△Ct值)分别为0.378±0.075、2.152±0.793,与模型组(0.999±0.1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CCL20蛋白表达结果分别为0.025±0.009、0.397±0.033,与模型组(0.145±0.0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实验组皮损中CCL20的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4,P<0.05).结论 IL-36α可通过促进CCL20表达,加重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电灼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138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先用电离子治疗机烧除病变部位湿疣。对照组不做其他治疗;白介素1组于皮损基底部位注射白细胞介素-220万单位,隔日1次,连续7次;白介素2组于臀部肌注白介素-220万单位,隔日1次,连续7次。连续观察随访3个月,比较复发率和治愈率。结果:白介素1组、2组间复发率和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白介素1组、2组间分别与对照之间复发率和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可以有效防止尖锐湿疣的复发,疗效与给药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 AD)婴儿体内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E水平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57例3~24月龄的AD患儿,记录患儿一般资料月龄和病程;采用SCORAD评分标准判定疾病严重程度;使用Immuno CAPTM系统检测血清中总IgE和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E,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E水平与月龄、病程、SCORAD评分和总IgE的关系。结果:57例中13例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E抗体阳性,阳性率22.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3.16,P <0.05)。抗马拉色菌特异性 IgE 水平[(28.52±23.52) IU/mL]与月龄( r =0.10, P =0.113)和病程(r=0.08, P =0.121)均无明显相关性,与SCORAD评分(r=0.23, P<0.05)和总IgE ( r=0.46,P<0.01)有相关性。结论:婴儿期AD患儿体内存在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E,马拉色菌在AD的发病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婴儿体内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水平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57例3~24月龄的AD患儿,记录患儿一般资料月龄和病程;采用SCORAD评分标准判定疾病严重程度;使用Immuno CAPTM系统检测血清中总Ig E和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水平与月龄、病程、SCORAD评分和总Ig E的关系。结果:57例中13例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抗体阳性,阳性率22.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6,P<0.05)。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水平[(28.52±23.52)IU/m L]与月龄(r=0.10,P=0.113)和病程(r=0.08,P=0.121)均无明显相关性,与SCORAD评分(r=0.23,P<0.05)和总Ig E(r=0.46,P<0.01)有相关性。结论:婴儿期AD患儿体内存在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马拉色菌在AD的发病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制备的8-甲氧基补骨脂素(MOP)柔性纳米脂质体的皮肤靶向性。方法分别采用逆相蒸发法、乙醚注入法、薄膜法、薄膜~超声法等方法制备。H—MOP柔性纳米脂质体,根据脂质体包封率、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评价脂质体质量。取上述4种方法制得的,H—MOP柔性纳米脂质体涂抹于SD大鼠皮肤,分别在1,2,4h后用液体闪烁仪测定3H—MOP的皮肤滞留量和血药浓度。结果薄膜一超声法包封率高,平均粒径适中,Zeta电位负值较高,皮肤的靶向性较好。结论薄膜一超声法制备补骨脂素柔性纳米脂质体质量较好,皮肤靶向性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加减以及糖皮质激素对MRL/lpr小鼠体重的影响。方法:将32只8-10周龄的雌性MRL/lpr小鼠随机分为中药组、激素组、联合用药(青蒿鳖甲汤加减+糖皮质激素)组、安慰剂组,每组8只,另取雌性C57BL/6小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中药组予青蒿鳖甲汤加减浓缩药液灌胃,激素组予醋酸泼尼松片水溶液灌胃,联合用药组同时予青蒿鳖甲汤加减和糖皮质激素,安慰剂组和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7周。每周测量并记录小鼠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小鼠用药前与用药后体重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小鼠用药前后体重增量(△Weigh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多重比较,安慰剂组、激素组△Weigh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药组、联合用药组与正常对照组△Weigh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疾病早期MRL/lpr小鼠可能对其体重增长有不利影响,合用青蒿鳖甲汤加减可能减缓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酮联合欧美娜红蓝光治疗仪对轻中度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丹参酮4粒/次,3次/d,联合欧美娜红蓝光治疗仪照射,每次治疗时间20min,红蓝光交替照射,每周2次,共8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红蓝光照射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9.07%和53.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欧美娜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消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观察消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模型的作用.结果 消风散可明显抑制由卵白蛋白致敏的大鼠同种PCA反应,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4、组胺和白三烯的水平(P<0.05).结论 消风散具有显著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消疮汤合西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中药消疮汤并随证加减,配合口服美瑞尼、维生素B6,外用维胺酯维E乳膏;对照组单纯口服美瑞尼、维生素B6,外用维胺酯维E乳膏。连续用药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5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90·2%;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4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拟消疮汤合西药治疗寻常型痤疮比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紫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面、细致、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水疱吸收、结痂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在老年带状疱疹紫外线照射中辅以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增强疗效,减短疱疹水疱吸收、结痂时间、减少疼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