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中国小型猪心导管介入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建立中国小型猪心导管介入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塞模型,为基础医药学研究尤其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与结果 选用心脏及冠状动脉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人相似的中国小型猪,应用心导管介入技术将栓子定位植入冠状动脉,阻断冠状动脉血流,造成心肌梗塞,形成与临床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建立了普遍适用于急性与慢性实验研究的中国小型猪心肌梗塞模型。结论 该模型稳定,方法先进,可进行准确的定位、定量、动态观测,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广泛用于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细胞工程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急性Q波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 ,随之触发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 ,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是ACS是主要发病机制。但近来已肯定炎症也是ACS发病的重要因素 ,炎症的致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鉴于ACS发病机制的复杂性 ,用单一的线性思路不可能完全预测治疗措施的影响。炎症反应、脂质代谢、斑块动力学、血小板和凝血系统是一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 ,所有的抗栓治疗策略因影响这一反馈系统 ,应被认为有多重作用。为便于临床工作 ,对静息缺血性胸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发生原发性心室颤动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自1999年11月至2001年3月连续收治的167例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有无心室颤动将病人分为两组,其中31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1组),136例患者没有发生心室颤动(2组)。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表现和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都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病后15分钟~4星期)。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没有明显差异[(60.3±11.9)%vs(58.0±12.9)%,P=NS],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没有差别[病变支数[(2.02±0.80)vs(1.77±0.76),P=NS]。但心室颤动组的病人的血清磷酸肌酸(CK)峰值显著高于无心室颤动组[(2872±1797)vs(2322±1313),P<0.05]。两组间的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别(LAD:38.7%vs44.1%,LCX:3.2%vs14.0%,RCA:58.1%vs41.9%,P=NS).结论:发生心室颤动的心肌梗死患者与没有发生心室颤动的心肌梗死患者相比,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证实心室颤动复苏后的患者与未发生心室颤动的患者的远期预后可能相似。但发生心室颤动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峰值较高,说明该组病人的心肌损伤范围较大,这可能是他们住院期间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1关于血压控制的最佳水平高血压最佳治疗试验:观察18790例舒张压在100至150mmHg之间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将其靶水平定为≤90mmHg、≤85mmHg或≤80mmHg三组。试验方法分为五步:第一步开始时病人均服用非络地平5mg/d,第二步加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阻滞剂,第三步将非络地平剂量增至10mg/d,第四步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阻滞剂的剂量加倍,第五步加服一种利尿剂。结果表明,上述的治疗方案使92%病人的舒张压<90mmHg,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迄今多中心抗高血压治疗临床试验中最低者。研究还表明大力降压是安全的,降压至收缩压最…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药物、手术及介入疗法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只能恢复再灌注,不能修复或逆转已坏死的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细胞数量下降,而致心力衰竭,成为心肌梗死死亡的重要原因。提高梗死区及周边区心肌细胞数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自2001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中药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输入冠状动脉、移植于心脏,治疗冠心病的基础研究,以  相似文献   
6.
双参宁心胶囊对小型猪介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双参宁心胶囊对小型猪介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小型猪LAD经心导管介入自体血栓制备心肌缺血模型,喂饲双参 宁心胶囊6 d后,观察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动力学、生化和病理组织学的改变。结果:造模6 d后,心肌缺血小型猪冠状动脉LAD基本栓塞,心输出 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做功(LCW)和左心做功指数(LCWI)明显降低,病理组织学可见心肌变性、坏死,缺失区被纤维组织替代填充、嗜中性 粒细胞浸润。各组给药6 d后,双参宁心胶囊可明显减轻小型猪冠状动脉LAD自体血栓栓塞的程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CO,CI,LCW,LCWI,降低外 周血管阻力(SVR)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抗脂质过氧化,增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减轻心肌病理 组织学变性和坏死改变。结论:双参宁心胶囊可能通过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左心做功,抑制心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  相似文献   
7.
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将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基本治疗,治疗组予加味参芪地黄汤;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值。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ALB、α1-MG均得以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的体表心电图诊断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明确其预后。方法:对85例心电图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进行观察。并与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对照。结果:心电图为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的31例。其超声心动图也表现下后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梗死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16例,左回旋支7例,三支病变4例;心电图为单纯下壁心肌梗死的54例。11例超声心动图出现下后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经核素显影证实下后壁心肌显像。占该组20%,另31例超声心动图为单纯下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12例室壁运动正常,梗死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35例。左回旋支12例,三支病变2例。住院期间下后壁组死亡例。单纯下壁组死亡3例。结论:心电图对急性后壁心肌梗死诊断存在假阴性。急性后壁心肌梗死对心功能影响不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下位法射频消融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例报告冯新庆杜梦华刘立柱王爱平卢振彦王华党建英(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邢台054031)射频志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cetheterablation,RFCA)选择性阻断径路(Fast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冬芪五苓汤加减及血液超滤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病人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9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老年住院病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血液超滤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中药治疗组配合使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冬芪五苓汤加减治疗;血液超滤组配合血液超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和血液超滤组治疗后NT-proBN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分别下降(33.2±33.8)%、(41.1±25.5)%,但组间下降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GFR下降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或血液超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9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法的中药复方冬芪五苓汤加减或血液超滤治疗,均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NT-proBNP,同时不会引起eGFR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