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临床实践证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显著的疗效。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伴或不伴椎体内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以确定椎体成形治疗椎体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6例,分两组,实验组27例伴椎体内裂隙样变,对照组49例不伴椎体内裂隙样变。采用椎体成形治疗后,比较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值、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以及发生骨水泥外漏的类型和特点。 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的伤椎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椎体成形是减轻伴或不伴有椎体裂隙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改善脊柱活动功能及提高患者社会活动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不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经皮穿刺辅助、保留关节囊的全髋关节置换术(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SuperPATH)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比较,分析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及其在未来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因股骨头坏死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骨关节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SuperPATH组)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传统后外组),两组各28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假体下沉高度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SuperPATH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1个月内的VAS评分、3个月内及1年后的Harris评分与传统后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后外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假体下沉高度、1个月后VAS评分、3个月至1年的Harri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perPATH微创入路是经标准后外侧入路改良而来,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康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进一步降低了组织损伤,在临床工作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香烟+酒精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新方法,观察TNF-α、iNOS的变化。方法:分别用酒精灌胃、密室熏烟、酒精灌胃+密室熏烟的方法建立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模型,对大鼠模型及施加中药影响后的大鼠模型测定血清TNF-α,股骨头局部TNF-α和iNOS免疫组化指数,并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各观察指标说明香烟+酒精可以明显造成大鼠全身和股骨头局部免疫因子改变,诱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光镜和扫描电镜亦观察到了坏死表现。结论:香烟+酒精可成功建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下MIS-TLIF与开放后路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2例纳入本研究,其中50例列入微创组,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治疗;42例列入开放组,采用开放后路椎体融合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价评定临床效果。[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比开放组长,术中出血量比开放组少,住院时间比开放组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疼痛程度均下降,但微创组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减压椎体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同时患者身体在恢复期间的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01—2012—12采用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年龄〉65岁)St骨粗隆间骨折76例,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1例于术后40d因呼吸衰竭死亡,余75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4周。其中2例分别出现8°、10°髋内翻畸形,1例术后1年因内科疾病死亡。术后疗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37例,良3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0.7%。结论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6.
背景:临床实践证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显著的疗效。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伴或不伴椎体内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以确定椎体成形治疗椎体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6例,分两组,实验组27例伴椎体内裂隙样变,对照组49例不伴椎体内裂隙样变。采用椎体成形治疗后,比较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值、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以及发生骨水泥外漏的类型和特点。 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5),治疗后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值及骨水泥外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的伤椎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椎体成形是减轻伴或不伴有椎体裂隙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改善脊柱活动功能及提高患者社会活动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不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证活血通脉汤在改善免疫细胞因子表达,促进股骨头内血管修复等方面对于骨坏死修复的影响。方法:用酒精灌胃+密室熏烟的方法建立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模型,对大鼠模型及施加中药影响后的大鼠模型进行测定血清TNF-α,股骨头局部TNF-α和iNOS免疫组化指数,并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对大鼠模型,活血通脉汤灌胃后,模型中药组各观察指标均好转。结论:活血通脉汤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血液及股骨头局部免疫因子的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颈部前后联合人路是近几年来我院开展的治疗较复杂颈椎病的手术方式之一,此种术式的开展使许多无法恢复的病人得以康复,但在颈髓周围施术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或造成严重残疾,所以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1998~2003年共行此术式2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过程中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四肢骨筋膜室内的组织内压增高,神经、肌肉组织严重缺血而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我院于1995~2005年采用小切口手术减压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本病7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冠心病危重病人红细胞流变特性和血红蛋白结构的变化。方法: 利用动、静态图像分析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对pH 7.4生理环境下冠心病危重病人和健康人的红细胞和离体血红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1)冠心病危重病人的青龄、老龄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参数与健康人不同,冠心病危重病人的青龄、老龄红细胞的接触面积、周长、长轴和短轴比健康人小,形状归化因子比健康人大。(2)冠心病危重病人的青龄、老龄红细胞的弯曲弹性模量比健康人大。(3)冠心病危重病人血红蛋白的吸收光谱与健康人一致,吸收峰的位置相同,吸收峰的吸收值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病危重病人青龄、老龄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均不同程度向球形过渡,变形能力比健康人下降,但其血红蛋白结构未呈现与健康人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