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56例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吸痰联合胃内喂养,观察组用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观察两组3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胃潴留、反流、误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36.67%);对照组胃潴留、反流和误吸发生例数高于观察组。结论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士情绪性工作及组织支持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工作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及工作倦怠量表对255名护士进行调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护士的情绪性工作状态与工作倦怠程度有显著相关性,组织支持对护士情绪性工作、工作倦怠有缓冲作用。结论护理管理层应提高对护士的组织支持度,使护士的情绪性工作发挥正性影响,缓解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3.
4.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症状,多见于未婚的青春期女性。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其中原发性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目前中医临床治疗痛经方式多样、疗效不等,多种不同治疗方式皆有疗效,现将相关方法进行综述,以助于探寻更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李应昆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李老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解剖知识,拟定了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瘫组穴",临床施治时强调"因人制宜",结合不同患者的年龄、体质、性别、耐受程度等选用适宜治疗手法,故对于妊娠面瘫患者选用半刺法,实践证明疗效良好,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因右侧腋下皮肤反复发生水疱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腋窝下方皮肤出现两个绿豆大小水疱,未引起注意,水疱不慎擦破后有无色透明液体流出,后水疱逐渐增多,自行外擦皮炎平软膏,未见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平素健康,否认有其他  相似文献   
7.
正温针灸,即针刺与艾灸相结合,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各类疾病,又名针上加灸、针柄灸、传热灸、烧针尾等。其具体操作方法: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给予适当手法,留针时将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1~2cm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直至燃尽,除去灰烬,将针取出。艾绒或艾条燃烧的热力可透过针身传入体内,从而发挥针与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现将近年来温针灸临床运用概况综述如下。1痹证1. 1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黄帝内经》最早提出骨痹之病名,《素问·气血论》载:"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0例用化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60例用消银颗粒治疗,两组同时外用5%硫磺软膏。疗程8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5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5.8,P0.01);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化瘀通络方疗效好,且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从络病论治寻常型银屑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以络病理论为指导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自拟中药化瘀通络方;对照组60例口服消银颗粒,两组同时外擦5%硫磺软膏,治疗8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络病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并可成为辨证论治银屑病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祛斑汤联合E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方法: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2次/d。同时采用E光进行治疗,每2周治疗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E光治疗。疗程共8周,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化瘀祛斑汤联合E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