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红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85-4186
目的:探讨乳房结核的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乳房结核患者的诊治病例资料。结果:11例均行手术治疗后治愈,有过度治疗现象。随访9例,无复发。结论:乳房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误诊为乳腺癌而行过度治疗,临床要结合多方面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应尽可能地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丁红华  叶正宝 《肿瘤》1998,18(6):427-428
病史摘要患者,女,64岁,因确诊“胃癌肝转移”2年,黑便1周于1997年7月2日入院。患者于1995年7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脏多发性占位,后经CT、MRI证实,于1995年9月在北京某医院胃镜检查,病理提示胃体低分化腺癌。当时无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  相似文献   
3.
胃癌的转移和复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存在于患者淋巴结,外周血,骨髓和腹腔中的微转移是导致转移和复发的基础[1-3].由于进入血中的肿瘤细胞极其微量,采用传统的病理学、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难以检测[4].我们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下简称荧光定量PCR),用角蛋白片段CK19为标记物,探讨其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病理临床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评价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下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实施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9例患者创腔内均发现浅淋巴管显现,显影时间最快为注射后5 min,最慢40 min。黑色淋巴液溢出点4~8处,分别予以结扎。术后3 d引流量20~180 ml。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达一期愈合,未见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2例患者出现轻微下肢水肿,穿弹力袜3个月及锻炼后好转。结论纳米碳示踪用于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预防术后淋巴漏、皮下积液所致的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5.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率的意义。[方法]159例L3、L4(Ⅱ-Ⅳ期)胃癌手术患者,对比研究腹腔温热化疗组化疗方案(78例)与对照组(81例)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并发症比较:腹腔温热化疗组腹胀及肌酐升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vs.14.8%,P〈0.05;11.5%VS.1.2%,P〈0.05),但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后复发转移:腹腔温热化疗组腹膜腔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1%vs.54-3%,P〈0.05)。腹腔温热化疗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6%VS.32.1%,P=0.003)。[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进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能够减少腹膜腔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的最佳实践模式,这对传统的肿瘤学教学查房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临床知识和深厚的肿瘤学知识,鼓励医生科学家参与教学查房;教学查房形式多样,以LBL和CBL教学法并举;提倡多学科联合查房。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诊断方法、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确定恶性肿瘤临床与尸检 诊断的不一致率。方法:对本院肿瘤科5年来(1994-1999年)所有尸检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尸检35例,男性24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64岁(29-84岁)。35例被尸解的尸体中共发现41个恶性肿瘤,其中10例、16个恶性肿瘤被误诊或漏诊。该10例中6例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在本研究中,临床与尸检诊断的不一致率为39%。结论:恶性肿瘤临床与尸检诊断的不一致率依然很高,本结果证实了尸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MSH2和BAG-1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0例乳腺癌组织与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MSH2、BAG-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中hMSH2和BAG-1的表达率分别为73.0%和82.0%,而乳腺良性病变二者的表达率分别为28.3%和15.0%。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hMSH2和BAG-1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但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hMSH2和BAG-1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微血管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微血管计数(MV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1例正常胃黏膜及253例胃癌组织中MV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行政管理茵子(bFGF)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MVC内明显高于下胃黏膜组织(P<0.01),肿瘤组织中VEGF和bFGF阳性率分别为67.6%(171/253)和9.5%(24/253),VEGF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转移(淋巴结,腹膜,肝等)密切相关(P<0.01),胃癌组织VEGF阳性组的MVC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VEGF表达阳性者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VEGF阴性者(P<0.01),VEGF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较阴性者差。结论:高MVC及VEGF表达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VEGF可能通过诱导血管生存在胃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标准剂量化疗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合理的用药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方法,分别以不同顺序进行3个疗程化疗加rhG-CSF治疗,A周期为化疗后预防性应用rhG-CSF,B周期为化疗后出现Ⅳ度白细胞下降,再予rhG-CSF治疗,C周期为出现Ⅱ度白细胞下降后加用rhG-CSF治疗,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其疗效及成本进行评价。结果:化疗后预防性应用rhG-CSF和Ⅱ度白细胞下降后rhG-CSF,与Ⅳ度白细胞下降后应用rhG-CSF相比,疗效均明显提高,分别为76%,80%,46%,前二者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前者疗效每提高1%,成本增加5514元,后者疗效每提高1%,成本增加1391元。结论:标准剂量化疗,出现Ⅱ度白细胞下降后应用rhG-CSF,最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