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蔡宁  王存祖  欧阳琦  黄钱焕  钱雷敏  郁辉 《江苏医药》2007,33(12):1251-1253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三苯氧胺对人胶质瘤细胞SHG-44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SHG-44细胞中PKCα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细胞活性分析用台盼兰实验和四唑盐(MTT)比色实验,细胞增殖和凋亡,通过流式细胞术(FCM)进行检测,三苯氧胺作用终浓度为5、2.5、1.25μg/ml;治疗对照为卡氮芥(BCNU),终浓度与三苯氧胺相同.结果 SHG-44细胞中PKCα表达阳性,ER表达阴性.三苯氧胺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衰老、脱落、总数减少;细胞活性下降;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细胞比例增高.与BCNU组相比,在2.5和1.25μg/ml剂量组中出现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凋亡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三苯氧胺在体外对SHG-44胶质瘤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C6脑肿瘤干细胞(BTSC)和非BTSC细胞进行配对研究,建立差异性蛋白文库,为探讨胶质瘤病因提供初步线索.方法: 在C6细胞中,参照神经干细胞(NSC)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出现典型的神经球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标记,包括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以及诱导分化等方法,鉴定神经球细胞是否为BTSC.收集神经球和非神经球细胞,进行配对,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PAGE)检测细胞总体蛋白,分析差异性蛋白点.结果: C6细胞在NSC培养条件下,出现比较典型的神经球.神经球细胞nestin阳性,NSE和GFAP阴性.经诱导发生分化,分化后细胞形态与C6相似,能够表达NSE和GFAP等多种表型细胞标记,证实这种神经球细胞为肿瘤干细胞.在2D-PAGE结果中,C6肿瘤干细胞和非干细胞配对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蛋白点共有84个,大于2倍差异蛋白点有50个,大于3倍的有17个,大于4倍的有6个,最大差异倍数为11.607 2.在BTSC中,有55个差异蛋白表达增多(上调),29个蛋白表达下降(下调).结论: 胶质瘤C6细胞系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在蛋白质组学方面与非BTSC细胞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8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催吐、补液、利尿、保护胃黏膜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ml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纳洛酮0.8mg,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ml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纳洛酮0.4mg,0.8mg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2组苏醒时间、呼吸恢复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呼吸恢复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以首剂量0.4mg静脉注射+0.8mg静脉滴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34岁,主诉"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3年伴皮肤瘙痒1年,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4个月,再次出现皮肤瘙痒3月余"。4个月前测血甲状旁腺激素:155.7 pmol/L(参考值:1.3~9.3 pmol/L);颈胸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扫描:甲状腺背侧左上、左下、右下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未见异常,于甲状腺背侧左上、左下及右下可见3枚低回声,最大径线分别为1.5 cm、1.5 cm及1.3 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临床拟诊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于2017年4月15日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右前臂自体移植术",术后病理证实切除左上、左下、右下3枚甲状旁腺增生结节。术后第1天查血甲状旁腺激素为40.6 pmol/L,术后2周查血甲状旁腺激素为134.8 pmol/L。术后1个月患者再次出现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对裸鼠胶质瘤U251模型卡氮芥(BCNU)疗效的影响。方法制作裸鼠胶质瘤U251模型,分别给予BCNU和BCNU+维拉帕米进行治疗,测量肿瘤大小,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受蛋白1(MRP1)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表达。结果 BCNU+维拉帕米组中,肿瘤大小明显比BCNU组减小,尤其是第一至四周更加明显(P〈0.05)。肿瘤细胞中LRP,P-gp和MRP1均为阳性,主要在细胞膜表达,从形态学上两组差别并不明显。结论维拉帕米在体内有明显增加胶质瘤U251对BCNU的敏感性,逆转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对不同胶质瘤细胞(U251、SHG-44)卡氮芥(BCNU)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测定BCNU化疗前后肿瘤细胞中的耐药基因的表达;用MTT实验评估BCNU及维拉帕米作用前后化疗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U251细胞中BCNU化疗前耐药基因LRP表达阳性,MRP阴性,P-gp阴性;化疗后LRP仍为阳性,MRP转变为阳性,P-gp为弱阳性,加入维拉帕米后细胞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SHG-44细胞中,BCNU化疗前,LRP为阳性,P-gp和MRP1为阴性,化疗后上述基因表达无差异,加入维拉帕米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维拉帕米对细胞化疗前后表达不同耐药基因的化疗敏感性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PICCO容量监测指导下与CVP压力监测指导下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抗感染等基本治疗基础上,分别在PICCO指导下及CVP指导下给予EGDT。结果 72h内治疗组BNP水平、LA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PICCO指导下的早期液体复苏疗效显著,可替代CVP作为EGDT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胶质瘤U251细胞中MGMT表达与卡莫司汀(BCNU)和替莫唑胺(TMZ)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细胞生长情况用MTT进行评估,细胞周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GMT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结果 U251细胞对BCNU和TMZ存在耐药现象。在化疗过程中,处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MGMT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利用BCNU和TMZ对U251进行化疗过程中,不能通过消耗MGMT,来达到逆转耐药现象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2岁,因言语不清伴右眼视物不清3 d就诊。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全套检测均正常。体格检查:血压155/71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5分,定向力正常,口齿不清;双侧瞳孔直径3.0 mm,光反应灵敏,两侧眼球活动无异常,粗测视野右侧同向偏盲;两侧额纹对称,两侧鼻唇沟基本对称,伸舌居中;右下肢可疑5级-,余肢体肌力5级,两侧肌张力无异常,两侧腱反射对称阳性,巴宾斯基征阴性。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糖尿病史。头部CT检查示左枕叶低密度,诊断为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