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acid,PLGA)是由乳酸和羟基乙酸单体按所需比例聚合而成的有机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构可修饰性、释药速度可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药物递送领域。随着对活性物质研究的深入,中药抗肿瘤成分被证实具有高效、低毒的优势,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复乳法、沉淀法、透析法成功将中药抗肿瘤成分负载在PLGA纳米粒中,应用于改善药物的性质、靶向递药系统、免疫佐剂等领域。综述PLGA纳米粒载中药抗肿瘤成分的制备和应用进展,以期为中药抗肿瘤成分的新型递药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布实施对保障药品质量、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酊剂是中药剂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53年起就被药典收录,常用于止痛、健脾益胃等。本研究围绕《中国药典》中酊剂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整理分析,比较历版《中国药典》中酊剂通则的变化,汇总了从1953年版至2020年版被《中国药典》收录过的26种中药酊剂,从品种、浓度规定、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围绕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13种中药酊剂品种,整理分析各品种在不同版本《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异同点,从处方及制法、鉴别及含量测定、检查项等方面探讨其变化及发展,分析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202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酊剂相关规定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共载姜黄素和IR780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纳米粒(curcumin/IR780 PLGA nanoparticles,Cur/IR780-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抗肿瘤评价。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IR780-NPs,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姜黄素和IR780载药量,并考察Cur/IR780-NPs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能;利用人肝癌HepG2细胞模型考察Cur/IR780-NPs的细胞摄取和体外抗肿瘤效果。结果 Cur/IR780-NPs形态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24.10±7.06)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081±0.013、ζ电位为(-9.84±0.16)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Cur/IR780-NPs能够有效负载姜黄素和IR780,载药量分别为(2.21±0.07)%、(2.35±0.31)%,具有近红外光谱响应性释药...  相似文献   
4.
重楼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等西南一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治疗铁打伤痛、毒蛇咬伤、凉风抽搐等具有奇效,迄今已经有2 000多年的应用历史。重楼皂苷Ⅱ结构上属于薯蓣皂苷,是重楼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菌、免疫调节、抗氧化、逆转多药耐药等多种药理活性,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重楼皂苷Ⅱ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和自噬,抑制血管生成,调节肿瘤微环境等有关。药代动力学显示,重楼皂苷Ⅱ由于其溶解度低、吸收差、体内分布不理想、代谢慢等因素,导致其体内生物利用度低,严重限制其临床应用。近年来,重楼皂苷Ⅱ的不良反应报道增多,如具有较强的溶血活性,并对肝、肾、心肌、心血管细胞等产生明显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重楼皂苷Ⅱ”“PolyphyllinⅡ”“Paris SaponinⅡ”为主要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 SD”等中英文数据库,现从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药代动力学研究、不良反应3个方面对其...  相似文献   
5.
铁死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自噬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密切的联系。铁介导的活性氧积累是铁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铁死亡的发生机制与细胞内脂质代谢、铁代谢和抗氧化防御系统途径相关,多条信号轴和众多调节因子联合调控铁死亡的发生和中断。研究发现铁死亡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及多药耐药等,因此铁死亡针对各类肿瘤细胞的作用效果和机制途径成为抗癌研究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铁死亡诱导剂的研究迅速发展,已有多种铁死亡诱导剂应用于临床癌症化疗阶段,且疗效显著,因此铁死亡类抗癌药物的研究成为肿瘤治疗发展的新路线。中药活性成分如石蒜碱、齐墩果酸、双氢青蒿素、土槿皮乙酸、麦冬皂苷B等,能通过脂质代谢、铁代谢、胱氨酸/谷氨酸转运体系统或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谷胱甘肽等途径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调控肿瘤疾病的发展进程,展现出巨大的临床治疗潜力。该文从信号通路和调节因子及作用特点等方面介绍铁死亡的代谢调控网络,并结合铁死亡发生机制的理论基础,对中药活性成分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应用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被运用于多种药物制剂当中,含砷化合物的中药主要包括雄黄(As2S2或As4S4)、雌黄(As2S3)和砒霜(As2O3)。其中含雄黄中药复方制剂使用广泛,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就收载了37种含雄黄中成药。传统的元素分析着重于检测元素的总量,忽视了对元素形态价态的研究。砷元素在体内的活性、毒性、生物利用度和代谢途径都与其存在形式密切相关,砷元素的不同形态种类可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砷元素形态价态对含砷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从砷元素形态价态的性质、吸收和代谢、毒性、分析检测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甲素是从卫茅科雷公藤根部提取的一种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已经证实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生育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尤其在抗肿瘤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雷公藤甲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自噬、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等。但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及不良反应严重等缺陷限制其临床应用,目前通过纳米制剂手段如脂质纳米粒、聚乳酸纳米粒、聚合物胶束、外泌体等,可将药物精准递送到肿瘤部位,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性等,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雷公藤甲素的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及其纳米制剂抗肿瘤应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雷公藤甲素及其纳米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曲类中药是具有发酵炮制特色的传统制剂,应用历史悠久。随着经验传承的发展和进步,曲类中药的内涵不断充实完善。但曲类中药处方药味组成一般较多,发酵制备工艺繁杂,传统发酵条件控制不够严格,发酵终点的判断主观性较强,导致曲类中药质量的地区间差异较大、稳定性较差。目前,曲类中药的质量标准普遍较为滞后,且存在不同地区质量标准不一致、质量控制方法简单、缺乏客观性、安全性和具有发酵特色的评价指标等问题,难以对各地区曲类中药的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控制。这些问题引起行业内的高度重视,也影响了曲类中药的临床应用。该文将通过对曲类中药的应用、质量标准现状和其发酵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现代化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曲类中药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建议,以期推动曲类中药整体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