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它。它与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或单位)和个人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笔者根据个人在医院的工作经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谈一谈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2.
所谓价格需求弹性,也叫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它衡量某种物品价格发生变动时,该物品需求量变化的大小。根据目前医院短期经营决策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利用价格需求弹性,从以下几方面影响医院的短期经营决策。  相似文献   
3.
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技术支撑,标准化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国际贸易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毒理学试验方法中的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的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和比对,分析目前标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挫裂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96例手术治疗的脑挫裂伤患者资料,其中显微手术236例,常规手术160例,将两组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显微手术组中线复位程度较常规手术组明显.术后24 h后显微手术组患者颅内压较对照组低.显微手术组术区再出血、再次手术、脑梗死、癫痫发生率优于常规手术组.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6月显微手术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显微手术有利于提高脑挫裂伤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创伤性大脑前动脉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创伤性大脑前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及头颅CT或MRI的特征性表现。患者早期行CTA或DSA检查,早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9例患者的动脉瘤均位于大脑前动脉分支,7例患者在动脉瘤破裂之前行手术治疗,2例患者在动脉瘤破裂后手术治疗。随访12个月,7例患者GOS评分5分,1例患者GOS评分4分,1例患者GOS评分3分。术后复查CTA,均无复发。结论对于高度怀疑创伤性大脑前动脉瘤的患者,应早期行CTA或DSA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手术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胫腓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会产生持续而剧烈的疼痛,如果术后疼痛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会影响伤口的早期愈合,更有甚者会导致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胫腓骨骨折术后镇痛的方法有硬膜外镇痛(PCEA)、药物镇痛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但近年来周围神经阻滞技术由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本文总结现有文献综述胫腓骨骨折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疱疹,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由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神经痛.本文从发病机制、病理诊断、治疗措施3方面整理归纳国内外相关临床报道文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量和分析Varian Clinac 21EX型加速器感生放射性,提出具体的辐射防护建议和方法.方法 模拟放疗技师工作环境,检测15 MV X射线感生放射性随不同射野面积、剂量、时间、摆位间距的变化及高能电子线(12、16、20 MeV)感生放射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高能X射线的感生放射性基本不受射野面积影响,随出束剂量的增加而升高(r =0.930,P<0.05),随出束停止时间的增加而降低(r=-0.84,P<0.05),随摆位间距的增加而降低(r=-0.975,P<0.05);不同剂量同期衰减水平不同,具有初期衰减速度快的特点;高能电子线的感生放射性水平明显低于高能X射线.结论 在放疗摆位中,放疗技术员对于能量大于10 MeV高能射线产生的感生放射性具有放射防护的必要性;对于不同类型、能量和剂量的高能射线因其感生放射性的不同,应采取不同放疗时间间隔、能量间隔等放射防护措施,以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靶点穿刺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效果。方法26例病人全部采用多靶点穿刺置入3根以上引流管及尿激酶反复灌洗。结果26例血肿几乎全清,意识及肌力改善,疗效满意。结论多靶点穿刺加尿激酶灌注,治疗基底节出血是一个疗效优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单纯基底节区内囊以外的血肿患者,其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1例,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28例。从手术方法、血肿暴露、血肿清除难易、术中止血、术中脑组织损伤、术后复查、患者恢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外侧裂-岛叶与经颞上回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组比较,在72 h再出血率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中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优于经颞上回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