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刺激和机械刺激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效果及对结肠Cajal细胞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TC模型犬分为A(n=5)、B(n=5)、C(n=5)、D(n=5) 4组。A组和C组选择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置入电极,皮下置入刺激器,B组和D组同法置入电极线,皮下填塞大小与刺激器相仿的纱布团。A组和C组给予恒定波宽的电刺激,每天9时和15时,持续30 min,连续28 d; B组和C组经肛门置入球囊,充气使球囊扩张机械性刺激直肠乙状结肠肠壁,每天12时和18时,每次2 min,间隔3 min,共6组,连续28 d; D组为空白对照。疗程结束取乙状结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C-kit标记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计算Cajal细胞面积。结果所有动物均存活,各组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结肠黏膜呈慢性炎症表现。c-kit蛋白标记免疫组化染色后各组的Cajal细胞面积有差异,以C组最高,D组最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给予个体化的电刺激和机械刺激可以增加局部Cajal细胞的数量,可能是治疗STC的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CT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多重耐药菌的定植与感染鉴别中的优势。方法选取64例在ICU痰培养为多重耐药菌的患者,采用支气管镜保护性毛刷,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进行定植与感染的鉴别;以支气管镜保护性毛刷鉴别的结果为准确指标,对痰培养、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对多重耐药菌的定植与感染鉴别的准确度上做一比较。结果支气管镜保护性毛刷鉴定出MDR患者定植23例,感染41例;以支气管镜保护性毛刷(取的标本培养出多重耐药菌)结果作为准确指标计算出痰培养鉴定准确41例,准确率64.06%,C反应蛋白鉴定准确38例,准确率为59.38%,降钙素原鉴定准确52例,准确率为81.25%。结论降钙素原在ICU多重耐药菌MDR的定植与感染鉴别中准确、方便、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心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钙蛋白Ⅰ(TnⅠ)的水平,探讨桃红芩连汤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机制。方法 48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脓毒症中药治疗组(ZY组),每组16只。于手术后24、48h分别检测TNF-α、IL-6、TnⅠ、HMGB1浓度,光镜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在24、48hTNF-α、IL-6、TnⅠ及HMGB1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LP组同期比较,ZY组24、48h时TNF-α、IL-6、TnⅠ及HMGB1浓度均明显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CLP组和ZY组可见心肌损伤,CLP组较ZY组损伤明显。结论桃红芩连汤可降低脓毒症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脓毒症心肌损伤大鼠超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I,hsTnI)、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 light chain 3B,LC3-II)、雷帕霉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的水平,探讨瑞舒伐他汀影响脓毒症心肌细胞自噬及减轻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组(CLP组)、瑞舒伐他汀给药组(ROS组),每组8只.于手术后24 h分别检测hsTnI、PGC-1α、LC3-II、mTOR及Beclin-1浓度,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三组术后24 h hsTnI、PGC-1α、LC3-II、mTOR及Beclin-1浓度间有显著差异(P<0.05);与Sham组比较,术后24 h CLP、ROS组hsTnI[(1524.00±93.97 vs 309.50±31.80 pg/mL)(696.7.±52.61 vs 309.50±31.80 pg/mL)]、PGC-1α[(63.56±9.27 vs 15.92±4.49)(39.18±6.08 vs 15.92±4.49]、LC3-II[(33.09±1.42 vs 17.83±1.47)(40.47±2.55 vs 17.83±1.47)]、mTOR[(29.72±2.15 vs 17.33±1.13)(24.12±1.29 vs 17.33±1.13)]及Beclin-1[(30.48±1.86 vs 20.58±1.68)(41.09±3.22 vs 20.58±1.68)]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LP组同期比较,ROS组hsTnI(696.7±52.61 vs 1524.00±93.97 pg/mL)、PGC-1α(39.18±6.08 vs 63.56±9.27)及mTOR(24.12±1.29 vs 29.72±2.15)浓度均明显下降,LC3-II(40.47±2.55 vs 33.09±1.42)及Beclin-1(41.09±3.22 vs 30.48±1.86)浓度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CLP组和ROS组存在心肌损害,ROS 组较CLP组心肌损伤有所减轻.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影响脓毒症心肌损伤时自噬因子水平,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钙蛋白I(Tn I)的浓度变化,探讨桃红芩连汤对脓毒症心肌能量代谢的改善。方法 24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中药治疗组(ZY组),每组8只。于手术后24 h分别检测TNF-α、IL-6、Tn I、PGC-1α浓度,光镜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PGC-1α、TNF-α、IL-6及Tn I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CLP组比较,ZY组PGC-1α、TNF-α、IL-6及Tn I浓度明显下降(P0.05)。光镜下CLP组和ZY组可见心肌损伤,CLP组较ZY组损伤明显。结论桃红芩连汤可降低脓毒症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内镜辅助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在内镜辅助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18例。结果 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4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感染,无出血,无死亡。结论 内镜治疗颅内血肿是安全的、可靠的,但选择好手术的适应证,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忠民  马忠森  李勃 《吉林医学》2002,23(6):352-353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临床上常因无喘息和哮鸣音,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经多种抗生素和镇咳药治疗无效,成为临床上一棘手问题.我院自2000年2月~2001年3月收治了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其病因复杂 ,预后极差 ,5年生存率仅 50 % [1 ] 。它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已成为研究热点。秋水仙碱 (colchicine)作为一种微管解聚剂 ,具有广泛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也具有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临床不仅用于治疗痛风和某些肿瘤 ,而且对纤维化疾病、肝炎、青光眼、腰背痛、某些皮肤病、家族性地中海热、淀粉样变性、假性痛风的防治有效[2 ] 。本文探讨了秋水仙碱对人胚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 (2BS)生长的影响 ,并与甲泼尼龙 (methylprednisolone)进行了比较 ,揭示了秋水仙碱抗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的各类标本的分离菌鉴定及药敏资料.结果 共分离出56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0.46%;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占82.56%.结论 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应严格掌握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改良MTT比色法检测NK细胞活性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求更简便、实用的改良四甲基偶氮唑盐 ( MTT)比色法检测 NK细胞活性。方法 :1 2只 Wistar大鼠 ,取脾淋巴细胞 ,用 MTT比色法测定 NK细胞活性 ,效、靶细胞分别先孵育0 h和 4h,再与 MTT共同孵育 4h两种方法 ,对不同孵育时间的实验结果进行 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可以用效靶细胞不进行预先孵育的方法检测 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