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正>随着临床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肌性斜颈认识的逐步加深,普遍认为不同的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术式其术后效果不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同。笔者根据所在医院自2001-01~2005-10收治的36例患者当中采取单极松解、双极松解、双极松解+节段性切除或胸骨头延长术的恢复情况,对其临床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根据EORTC/MSG2002年制定的定义及我国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分级诊断标准,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断的54例侵袭性曲霉病分为:确诊8例,临床诊断31例,拟诊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缺乏组24例,其中20例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30例,主要是接受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36.7%)。发热、胸闷、咳嗽、胸痛、咯血为常见症状。胸部CT显示节段性肺实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多见,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则以多发结节阴影为主。结节或实变影内空洞形成较晕轮征、新月征更常见。IA总体病死率达72.2%,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组(83.3%vs58.3%,P=0.042)。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表明,肺外播散与预后有关。结论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IA并非少见,接受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是发生IA的主要危险因素。前者病死率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CEP)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10例CE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5例,女性5例,合并过敏性鼻炎3例,合并支气管哮喘2例,具有过敏史者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8/10)、咳嗽(8/10)、咯痰(7/10)、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将16只6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 2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2组均给予内科治疗。分别测2组绵羊术前和术后24 h、4、8周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且进行比较,A组定期行胸部CT检查,2组动物治疗8周均予以处死,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成功复制绵羊肺气肿动物模型16只,A组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出现;②A组胸部CT示术后4周及8周,在治疗区均出现肺容积缩小,出现肺不张表现;③2组不同时间点FEV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 352.409,P=0.000),2种治疗手段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 004.278,P=0.000),治疗手段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交互=1 325.058,P=0.000);④病理示A组治疗区见肺泡萎陷区,非治疗区域见肺气肿,肺泡萎陷区见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B组见肺气肿的肺泡组织。结论:该技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具有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Goodpasture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其特征为肺出血、肾小球肾炎、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阳性。好发于青年男性,病情进展迅速,预后险恶,常死于大咯血或肾功能衰竭。我国自1965年由陶仲为报道首例以来已有多例报道,但肾功能正常且肾活检免疫荧光为“满堂亮”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恶性肿瘤病变并存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炎症指标、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病理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肺组织病理符合同部位肺恶性肿瘤病变并存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恶性肿瘤病变并存真菌感染患者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中位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pSS-ILD)的临床、化验及检查特点.方法 对近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150例)[ILD组(55例)与非ILD组(95例)]的临床、化验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SS-ILD发生率为36.7%,年龄>60岁、男性、咳嗽、咳痰、胸闷、抗SSA抗体阳性、高IgG水平、低补体血症及肺动脉高压是pSS患者继发ILD的临床、化验及检查特点.结论 老年男性、呼吸系统症状、抗SSA抗体阳性、免疫复合物形成及肺动脉高压是pSS患者继发ILD的临床、化验及检查特点.一旦pSS患者具有这些特征,应警惕I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2003年01月~2012年10月所发生的19例颈椎前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术中采用封堵填塞法和术后辅助处理后,14例治愈,切口I期愈合;另5例术后存在脑脊液漏者,分别在术后4天、18天治愈。术后随访3~40个月(平均20个月),未发现脑脊液漏,无硬脊膜假性囊肿形成和头痛等症状。结论对颈椎前路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者采用封堵填塞法处理,对术后存在脑脊液漏者行常规保守治疗、明胶海绵填塞和缝合封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