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急性心肌梗塞 2 15例的发病时间、日期及季节进行观察和分析 ,探讨其发生的时间规律 ,以期实现早期预防。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6~ 1998年收入我院心血管病房 ,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 2 15例病人。其中男 169例 ,年龄 2 6~ 81岁 ;女 4 6例 ,年龄 54~ 84岁。梗塞部位 :前壁 2 9例 ,前壁并下壁 10例 ,下壁并右室4 9例 ,前间壁 17例 ,心内膜下 15例 ,下壁并正后壁35例 ,下壁、正后壁、右室 17例 ,前壁并高侧壁 33例 ,正后壁 8例 ,下壁并右室 5例 ,下壁、正后壁、前壁4例。1 2 诊断依据  ( 1)持续性胸痛大于 30分钟 ,…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意义并探讨血尿酸浓度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39例疑诊为冠心病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根据病史、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痛组(冠脉造影阳性183例)和非冠。病组(冠脉造影正常56例)。常规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2组血尿酸水平,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或经桡动脉方法。结果: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关系密切。血尿酸浓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升高是冠心病发病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浓度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盐酸替罗非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符合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128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血栓抽吸与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完成PCI术。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情况、住院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LVEF、术后即刻TIMI血流情况高于对照组,1个月内MACE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盐酸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无致命性出血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入选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05年4月至2007年8月急性STEMI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有血栓征象的患者6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7.4±8.1岁,随机分成试验组(PCI前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PCI,n=35)与对照组(直接PCI,n=32)。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CAG资料,对比两组患者PCI术中IRA的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比18.75%,P〈0.05),IRA远端栓塞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15.63%,P〈0.05)。结论急诊PCI前冠状动脉内缓慢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IRA远端的前向血流,降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 ,67岁。因睡眠时突发心前区持续性压榨性疼痛 6小时 ,于 1 997年 8月 2 3日入院。心电图示V1 ~V4之ST段抬高 0 4~0 7mV ,检验心肌酶高 (见附表 ) ,入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入院后即予天普洛欣 (urokinase,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 50万单位静脉溶栓 ,1小时后疼痛消失 ,V1 ~V4之ST段下降至 0 2mV。此后予长效心痛治、合心爽、阿司匹林及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 ,仍反复发作梗塞后心绞痛。病人精神较紧张 ,发作心绞痛时多伴有一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在一个半月内又先…  相似文献   
6.
同一文氏周期的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并存一例北京市首钢总医院内科陈学珠,李世峻患者男性,41岁。阵发性心悸1年余,怀疑为心肌炎而入院。体检:血压在16/10kPa(120/75mmHg),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不齐,未闻及杂音。血电...  相似文献   
7.
王智  唐强  唐群中  陈学珠 《心脏杂志》2008,20(6):714-715,719
目的评价冠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我院急性STEMI冠脉造影(CAG)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有血栓征象的患者67例,分成试药组(PCI前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PCI,n=35)与对照组(直接PCI,n=32),对比2组患者PCI术中IRA远端TIMI血流,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情况。结果试药组术中无再流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vs19%;3%vs16%,P<0.05);试药组术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57±5)%vs(51±10)%,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试药组低于对照组(3%vs9%),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急诊PCI前冠脉内缓慢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机能减退并发肺动脉及月国动脉栓塞1例宋京中李世峻陈学珠王志兰首钢总医院内科(100041)女患,63岁,病历号72707,入院前2个月出现心悸、周身水肿、厌食、疲倦、懒言、嗜卧床等症状,入院前1周下肢水肿加重伴四肢厥冷。查体:体温35.2℃,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增高的因素.方法对112例PCI术后4~20 h(平均11.52±4.86 h)的患者常规检测CK和CK-MB.如果测定值在正常范围者,则不再检测,如超过正常范围则次日连续检测,直至正常.以CK值≥正常上限的2倍为增高组(n=12),在正常范围为正常组(n=89),介于两者之间者(n=11)为轻度增高组.结果组间平均年龄、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分级、吸烟史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20 min的胸痛、冠状动脉分支闭塞、冠状动脉内膜撕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病变复杂程度在增高组较为明显,而正常组病变较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后部分患者CK、CK-MB增高与术中复杂病变、冠状动脉撕裂、分支闭塞、微血栓及微栓塞形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卡托普利对前壁心肌梗塞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入院时随机分为卡托普利治疗组106例(甲组)和安慰剂组114例(乙组),治疗期4周内及一年后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甲组的心室功能损害程度较乙组轻,近期的病死率低于乙组(P<005),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发生率及远期病死率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提示早期应用ACEI可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短期及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