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促炎因子IL-1、IL-2、IL-4、IL-6、IL-8、TNF-α水平变化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我院健康体献血者40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IL-2、IL-4、IL-6、IL-8、TNF-α浓度 ,并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计算冠状动脉病的病变支数和Gennisi评分.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L-1、IL-2、IL-4、IL-6、IL-8、TNF-α水平高于正常健康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冠脉病变支数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2、IL-4、IL-6、IL-8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 P<0.01 );冠脉病变积分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2、IL-4、IL-6、IL-8和TNF-α水平成正相关(P<0.01);IL-1、IL-2、IL-4、IL-6、IL-8、TNF-α之间存在正相关(P均<0 .01).结论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促炎因子水平可对观察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 C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计72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CRP、血脂等临床资料,并记录CAE患者的造影资料。结果在7204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确诊CAE者共213例,患病率为3.0%,男性占69.0%,吸烟者占37.6%,平均年龄(66.0±10.5)岁,HDL≤1.0mmol/L占32.8%,LDL≥3.4mmol/L占27.7%,CRP≥8mg/L占26.0%,合并冠脉狭窄的狭窄占59.2%,合并高血压占72.8%,合并糖尿病占23.5%,CAE合并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史占24.0%。292支冠状动脉存在CAE,单支血管累及多见,分布部位依次为右冠状动脉122支,前降支88支,回旋支73支,及左主干9支。CAE合并冠脉狭窄有195支血管,远高于单纯CAE的97支血管。结论CAE患病率为3.0%,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合并冠脉狭窄者多见,右冠、单支血管累及多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结构化信息创建的临床数据库,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择,构建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和6个月内死亡预测模型,从而辅助识别高危患者,为治疗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以PhysioNet网站上公开的一个数据集为研究数据来源,该数据集纳入了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信息,利用Python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并构建Logistic回归及随机森林预后预测模型,以增大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目标优化模型,并在测试集中以AUC、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和F1分数综合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通过数据预处理共获得146项特征用于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死亡预测建模,155项特征用于6个月内心力衰竭死亡预测建模,基于随机森林的建模方法用于住院期间死亡效果最佳,AUC为0.893 1;在6个月内死亡预测上,结合LASSO和RFE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包括出院去向(健康护理机构、家庭或未知)、入院病房(全科)、出院科室(心血管科)、Killip分级(Ⅰ、Ⅱ和Ⅲ级)、心肌梗死情况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情况共10个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建模,AUC达到0.833 6,与基于全部特征进行随机森林特征效果(AUC=0.846 0)相当。结论 本研究探索出一套针对电子病历系统结构化临床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机器学习算法建模并验证模型的方法,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构建兼顾预测准确性和高危个体检出率的心衰预后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具有心室自身优先功能(VIP)的起搏器对右室起搏比率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放置心房电极于右心耳,心室电极于右室心尖部;根据植入后是否开启心室自身优先功能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在置入前及置入后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右室起搏比例,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 62例患者入选,实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术后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室起搏比例明显降低[(21.43%±8.57%)vs(55.26%±12.36%),P0.001]。与实验组比较,对照组LAD、LVEDD显著增大,LVEF降低,6 min步行实验距离更短(P0.05);术后1年,对照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VIP功能可以明显减少右室起搏比例,并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功能Ⅲ级患者59例纳入A组,将心功能Ⅳ级患者36例纳入B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量表,详细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合并症、体质量指数及吸烟史等)及血清PⅢNP、Gal-3水平,采用Spearman方法对血清PⅢNP及Gal-3水平与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患者血清PⅢNP、Gal-3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PⅢNP、Gal-3与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 429、0. 424,P均0. 05)。结论血清PⅢNP及Gal-3水平与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9(TLR9)对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及M1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THP-1细胞分为八组:A1组仅加入培养基培养;A2组用佛波酯(PMA)处理;A3组用PMA和脂多糖(LPS)处理,建立M1型巨噬细胞模型;A4组用PMA和人重组IL-4(hrIL-4)处理,建立M2型巨噬细胞模型;A5组用PMA、LPS和ODN1826(TLR9激活剂)处理;A6组用PMA、LPS和 IRS869(TLR9拮抗剂)处理;A7组用 PMA、hrIL-4和ODN1826处理;A8组用 PMA、hrIL-4和IRS869处理.培养72 h后,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培养HUVEC72h.Western blot检测Notch-1、活性Notch-1、Delta样配体4(DLL4)、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0、IL-6和TNF-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A2组和A3组比较,A5组活性Notch-1、DLL4和Hes-1蛋白表达升高(P<0.01),A6组活性Notch-1、DLL4和Hes-1蛋白表达较A5组降低(P<0.01).A4组IL-10表达高于A1组(P<0.05),A7组IL-10表达低于A4组(P<0.05),A8组IL-10表达高于A4组(P<0.05).与A1组比较,A3组IL-6表达升高(P<0.05);与A3组比较,A5组IL-6表达增加(P<0.05),A6组IL-6表达降低(P<0.05);与A3组比较,A5组TNF-α表达增加(P<0.05).与A3组比较,A5组早期、晚期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1).结论 激活TLR9能促进巨噬细胞由M2型向M1型极化,增加由M1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抑制TLR9则有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具有心室自身优先(VIP)功能的起搏器对累计心室起搏比例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为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根据植入后是否开启心室自身优先功能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在置人前及置人后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2组累计心室起搏比例、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术后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AD[(39.38±4.16)mmvs(43.41±5.34)mm]、LVEDD[(47.12±7.22)mmvs(51.76±9.26)mm]显著降低,LVEF(0.60±0.08vs0.55±0.11)升高,6min步行试验距离[(339.79±45.82)mvs(314.38±41.74)m]更长(P〈0.05),BNP水平[(108.23±62.10)ng/lvs(143.87±72.85)ng/1]显著降低(P〈0.05),累计心室起搏比例(0.21±0.08vs0.55±0.12)明显降低(P〈0.01),而房颤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P功能可以明显减少累计心室起搏比例,并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因Ⅲ度房室阻滞而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根据起搏QRS波时限分为A组(pQRSd190 ms)52例、B组(pQRSd≥190 ms)24例,术前及术后12个月、24个月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LAD、LVEED、LVESD、LVEF),以心衰事件为终点事件,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与A组比较,B组LVEF明显降低(P0.05),2组间LAD、LVEDD、LVESD、血BN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个月,与A组比,B组的LAD、LVSED、LVDED和血BNP明显增高(P0.05或0.001),LVEF明显降低(P0.001)。整个随访期间,B组比A组心衰再入院率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QRS波时限的延长可致心脏功能的受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作为检验金标准,分别使用动态心电图(DCG)、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以及DCG+CCTA诊断,观察临床疾病检验结果以及不同检验方式检验效能情况。结果:198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心肌缺血阳性132例,占比66.67%,检验中检出心肌灌注异常情况116个,25个固定灌注损伤,91个可逆性灌注减低区域。右冠状动脉供血区62个,左冠状动脉回旋肢支供血区54个;DCG+CCTA检验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CTA以及DCG单一检验(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采用CCTA以及DCG均能实现疾病诊断,但是将两种方式进行联合,其诊断效能较高,诊断结果更加精准,降低漏诊以及误诊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