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短期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9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二期肝切除,其中腹腔镜手术46例,开腹手术4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资料。所有患者中,左半肝切除35例,右半肝切除28例,不规则楔形切除术31例;原发结直肠癌切除后3~6个月再次采取手术进行肝内病灶切除。 结果 腹腔镜肝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具有较低的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及白细胞水平(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二期肝切除患者,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短期疗效较开腹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急诊和择期股疝的临床特点及修补术后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择期股疝组53例,急诊股疝组85例。 结果2组病例均以女性偏多,急诊组较择期组的病程偏长,年龄偏高;急诊组中有并存病的患者较多,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多见。急诊组和择期组中肠梗阻患者分别为64例和4例,2组术中需肠切除、肠吻合的患者分别为14例和0例,但2组的修补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血清肿和浅表感染急诊组较择期组明显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急诊组死亡7例,而择期组无死亡病例,K-M曲线分析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诊股疝合并症较择期股疝多,病程长,术后并发症多,且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高。所以股疝一旦确诊,应及时纠正患者的并存病,尽早手术,或许可以改善股疝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纯给予奥沙利铂(L-OHP)+培美曲塞(PEM)化疗方案;实验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薄芝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以及外周血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后的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能提高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障碍导致骨骼肌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减少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分子基础.胰岛素和运动是刺激骨骼肌内GLUT4转位的两个重要因素,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和蛋白激酶(AMPK)途径是葡萄糖的转运过程中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对GLUT4转位的研究有助于阐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对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征及病理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消化不良等,少数以其他症状就诊或合并其他疾病.行胃、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4例,胃壁部分切除7例,小肠部分切除2例,4例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超声内镜(EUS)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声像学主要特征为:病变多起自粘膜下层,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中等回声,边界清楚无包膜.高频电凝切除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目前对异位胰腺治疗一般为手术治疗,EUS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内镜下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复发病例的手术操作因素和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2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51例复发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资料完整的46例复发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统计致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和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结果46例患者中引起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中鼻甲处理不当(32.6%)、筛窦病变清除不彻底(23.9%)、鼻丘气房与额隐窝病变清除不彻底(15.2%)、上颌窦处理不当(10.9%)、高位鼻中隔偏曲未矫正(8.7%)、钩突尾端残留(6.5%)、其他因素(2.2%);复发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中鼻甲、筛窦、额窦、上颌窦、鼻中隔、钩突。结论在引起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中,中鼻甲处理不当居于首位,其次是筛窦病变清除不彻底、鼻丘气房与额隐窝病变清除不彻底等;复发病例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也以中鼻甲为首,其次是筛窦、额窦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低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 induciblefactor-2α,HIF-2αα)基因下调DLK1表达对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BCSCs裸鼠移植瘤模型,原位注射RNAi慢病毒载体和空载体慢病毒载体至裸鼠左右侧背部移植瘤组织中,定期观察成瘤时间、瘤体体积及重量,进一步绘制生长曲线及计算抑瘤率.HE染色检测移植瘤组织病理,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HIF-2α、DLK1及CD4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BCSCs裸鼠移植瘤模型.与空载体组相比,RNAi组移植瘤生长速率、瘤体体积和重量均明显降低(15.1% vs 21.6%,5.80 cm3 vs 3.30 cm3,3.0 g vs 1.7 g,P<0.05),抑瘤率为43.1%;HE染色显示RNAi组出现明显缺血坏死;RT-PCR结果提示RNAi组移植瘤组织中HIF-2α、DLK1及CD44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0.59 ±0.02 vs 0.21 ±0.01,0.32 ±0.01 vs 0.08 ±0.01,0.76 ±0.03 vs0.04 ±0.01,P<0.05);Western blot结果也提示RNAi组移植瘤组织中HIF-2α、DLK1及CD44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0.49 ±0.02 vs 0.28 ±0.01,0.43 ±0.02 vs0.11 ±0.01,0.62±0.03 vs 0.23±0.01,P<0.05).结论 沉默HIF-2α基因下调DLK1表达有效抑制BCSCs裸鼠移植瘤生长,DLK1可能参与BCSCs未分化表型维持,并增强其致瘤性.  相似文献   
8.
“后疫情时代”给各行业带来冲击。VR和AR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中医药教学与传播缺少创新和融合,需要改变,若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当中,特别是VR和AR技术,会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且生动形象。VR与AR技术在中医药教学与传播中的应用已有很多实践案例,是中医药教学与传播的载体和助推器,但总体来讲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需要VR与AR行业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需要打造产学研链条,未来可与动漫产业结合,形成中医药动漫产业,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手术中两种处理血管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4年间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187例患者的手术视频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处理血管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方法1组(89例)和方法2组(98例),方法1主要在主刀的独立操作下完成,方法2通过主刀和助手的默契配合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术中病理检获淋巴结数、术后相关总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方法2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优于方法1组(均P<0.05)。 结论:通过主刀和助手的默契配合能较快完成血管的处理,缩短淋巴结清扫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且并未降低淋巴结清扫质量,故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治疗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28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28例仅接受TME手术,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M分期、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切缘无癌细胞(R0)切除率、保肛率、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新辅助放化疗后TNM分期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1.960,P=0.000);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CA19-9、CA242、CA724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76、8.716、9.420、6.512,均P<0.01)。观察组R0切除率(89.28%vs 60.71%,χ2=6.095,P=0.014)及保肛率(75.00%vs 32.14%,χ2=10.338,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7.14%vs 28.57%,χ2=4.383,P=0.036)及远处转移率(21.43%vs 46.43%,χ2=3.903,P=0.04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