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对 DR 与 CT 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评价以指导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月我院接诊的鼻骨骨折的患者98例,回顾其数字化 X 线成像(DR)影像学图像、CT 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并对 DR 与 CT 技术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DR 诊断结果发现鼻骨骨折53例,疑似鼻骨骨折21例,未发现骨折征象24例,分别占54.1%、21.4%和24.5%;CT 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发现鼻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CT 技术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准确率,是临床诊断首选的方法之一,在之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肾盂癌的认识。方法收集13例肾盂癌患者的IVP,RP,CT及MRI图像,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 13例患者中IVP、RP表现为部分肾盂充盈缺损的10例;13例CT均显示出肾盂、肾盏内的软组织肿块,5例行MRI检查。病灶小于2cm的9例。移行细胞癌9例,占69.23%;鳞癌3例,占23.08%;腺癌1例,占7.69%。结论传统的IVP,RP只能显示肾盂的充盈缺损,对病灶的定性有一定的困难,CT、MRI能很好地显示肾盂、肾盏内肿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位于中央带的前列腺癌和增生在多b值DWI的信号变化及差别,旨在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中央带前列腺癌与增生患者分别15例和30例,均行前列腺MRI多参数扫描及从b0至b1000s/mm~29个b值DWI。以T2WI表现低信号结节为准,测量前列腺癌与增生结节在各b值的信号强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对病变的b值大小与信号强度作相关分析,观察其散点图的分布特点。结果随着b值增加,前列腺癌的信号降低程度低于增生结节的信号降低程度;在b1000s/mm~2,前列腺癌信号高于增生结节。在b200至b1000s/mm~2,2种病变信号强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而在b200s/mm~2以下,信号强度无统计学差异。在b200-b1000s/mm~2、b0-b1000s/mm~2的信号强度之差,前列腺癌低于增生结节,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而b20-b200s/mm~2 2种病变的信号强度之差则无统计学差异。前列腺癌与增生结节的信号强度与b值具有高度的负相关(r分别=-0.952和-0.960),散点图显示随着b值增大,前列腺癌信号下降趋势较增生结节平缓。结论中央带前列腺癌和增生结节在不同b值信号强度变化具有各自的规律,在中、高b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于T2WI低信号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价值。在低b值,2种病变的信号强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需进一步研究2种病变的T2透射效应和血流成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实质性腹腔脏器钝性损伤CT诊断的正确率并探讨其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抽取本院近2年内的58例实质性腹腔脏器钝性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脾脏30例,肾脏23例,肝脏8例,有8例为脏器复合损伤,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结果:CT扫描清晰显示了实质性腹腔脏器钝性损伤的实质内血肿、包膜下血肿、破裂口及腹腔内积血情况,脾脏11例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肾脏5例手术治疗,18例保守治疗;肝脏2例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结论:CT检查是实质性腹腔脏器钝性损伤的有效诊断方法之一,并能对损伤的程度作出正确评估,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鼻窦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可行性,评估其影像效果。方法:对40例受检者在行鼻窦常规剂量(200mA)CT扫描后,再行低剂量(30mA)CT扫描;由2名医师盲法评价图像,按正常图像、图像有少许伪影、图像有严重伪影的等级对每一幅图像进行质量评判,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98%以上鼻窦低剂量CT图像可以满足诊断需要,与常规剂量CT图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窦低剂量CT扫描是切实可行的,正确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病人和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左侧腰痛5年、血尿2个月余。查体:腹部膨隆,以左侧明显,左肾区压痛明显。泌尿系统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示双肾下垂,左肾上极占位。B超示左肾上极一13.2cm×14.6cm大小的囊性无回声暗区,考虑肾囊肿。左肾旋转欠佳,右肾体积较小,双肾表面光滑,肾盂、肾盏结构未见异常。CT诊断(图1):左侧腹膜后巨大囊性占位,胰腺假性囊肿可能性大;右肾发育不良,左肾旋转不良。手术所见:左侧腹膜后间隙内见一包膜完整的巨大囊性病灶,上达膈下,下平髂前上嵴,与左侧肾脏、肾上腺粘连,囊内抽出约2000ml淡黄色液体,恶臭味。术后诊断:左侧腹膜…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胸膜结核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老年性胸膜结核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性胸膜结核瘤的CT表现。结果 24例患者中共有32枚病灶,右侧胸膜17例,左侧胸膜7例,6例为多发病灶。26枚囊实性病灶,6枚实性病灶,2枚有钙化斑,13枚病灶周围有卫星灶,10例有胸水。结论老年性胸膜结核瘤在CT影像上有一定的特征,结合穿刺活检术单纯实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很高。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检出肺段水平的支气管扩张(支扩)中的价值,评估其影像效果。方法(1)对40例临床诊断为支扩者进行检查。每位受检者均先行胸部常规剂量CT扫描,并对部分肺段进行低剂量CT扫描和HRCT扫描;(2)根据诊断的把握度将各肺段有否支扩用肯定是支扩、不能确定和肯定不是支扩进行评判。(3)图像质量评价:由2名CT医生按正常图像、图像有少许伪影、图像有严重伪影的等级对低剂量CT图像进行评判。结果(1)40例患者共430个肺段进行了低剂量CT和HRCT扫描。(2)经Kappa法检验,低剂量CT和HRCT两种方法在发现和诊断支扩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7)。以HRCT发现和诊断的支扩为标准,低剂量CT对支扩的敏感度91%、阳性预测值94%、准确度96%。(3)低剂量CT图像噪声水平增加.但98%以上图像可满足诊断需要。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检出肺段水平的支扩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有望提高支扩的早期发现。它的正确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病人和保证图像质量。有条件者可开展低剂量CT筛查支扩。  相似文献   
9.
测量肾脏血流灌注的影像学方法很多,传统的放射性微球(radiolabeled-microsphere.MS)法,对比剂增强谐波声像图(contrast-enhanced harmonic sonography).定量彩色多普勒超声(quantitative Doppler,US)等均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CT灌注成像参数及。肾脏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例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例,以肾门平面为靶层面行灌注CT扫描,收集BF、BV、MTT、TTP、PS等参数值,与正常肾脏灌注成像的参数值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本组15例病例中肾皮质区双侧BF、BV明显低于正常值的有9例,1例左侧肾皮质BF、BV高于正常值,9例双侧MTT、TTP高于正常值,10例PS值减低;肾髓质区双侧BF、BV低于正常值有5例,1例BF、BV、MTT、TTP值均增高.10例双侧MTT、TTP高于正常值.PS值减低。结论CT灌注成像参数值可以表达普遍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间接反映出肾脏损害程度.是预测疾病转归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