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蒿内酯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 :研究滨蒿内酯 (Scoparone,Sco)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制备豚鼠离体气管环标本 ,通过测定其张力变化 ,观察 Sco对离体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与组胺 (His)、乙酰胆碱 (Ach)、普萘洛尔(Pro)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Sco可剂量依赖性地舒张气管平滑肌 ,PD2 值为 5 .2 2± 0 .13;Sco使 His收缩气管平滑肌的量效曲线下移 ,显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PD2 '值为 4.5 4± 0 .41;Sco(5μmol/L ,10μm ol/L )对 Ach收缩气管平滑肌的量效曲线无明显影响 ;Pro(0 .1μm ol/L ,1μmol/L )对 Sco舒张气管平滑肌的量效曲线无明显影响 ;Sco对His诱发的气管平滑肌依内钙性收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1) ,对 His诱发的依外钙性收缩无抑制作用。结论 :Sco可直接舒张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 ,此效应的发生可能与 M3或β2 受体无关 ,但 Sco与 H1 受体存在着非竞争性抑制关系 ;Sco可显著抑制 His诱发的豚鼠气管平滑肌依内钙性收缩 ,为 Sco抑制 His收缩效应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系统评价西妥昔单抗疗效与皮疹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期)、CBM、VIP、CNKI等数据库,查找关于西妥昔单抗的皮疹严重程度与疗效相关性的文献,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8月。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个研究,1 5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皮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未发生皮疹的患者[RR=1.53,95%CI(1.23,1.91),P=0.000 2],发生重度皮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轻度皮疹患者[RR=2.42,95%CI(1.89,3.11),P<0.000 01]。结论西妥昔单抗的疗效与皮疹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影响着近1%的人口。其发作的反复性和无规律性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癫痫治疗的目的是保证患者正常的脑功能,免受癫痫发作的折磨。这其中成本相对较低的治疗方案即为药物治疗,常见的抗癫痫药物作用围绕着以下三种机制: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调节、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介导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增强和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衰减。其中,离子通道作用药研究较多。本综述简要介绍了作用于离子通道的抗癫痫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为癫痫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维甲类化合物Ro40-8757对人胰腺癌JF-305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氮唑蓝实验、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 blot蛋白检测技术分别检测Ro40-8757对人胰腺癌JF-305细胞株的增殖、细胞周期和p37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Ro40-8757可明显抑制JF-305细胞株的生长,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作用。用10^-5mol/L Ro40-8757处理细胞72h,G1期细胞由56%增加至76%,S期细胞由25%减少至7%,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用10^-5mol/L Ro40-8757处理12h,JF-305细胞p27蛋白表达增加至对照组的2.2倍、24h为1.9倍,48h为1.2倍、72h为0.7倍。结论 Ro40-8757对人胰腺癌JF-305细胞株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以导致其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上调p27蛋白表达,上调p27蛋白引起细胞事可能是其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定大黄粉虫幼虫体内与酚氧化酶(PO)诱导的黑色素合成相关的蛋白(MAPs)。方法体外诱导大黄粉虫幼虫血淋巴中黑色素合成反应,对上清液中的蛋白质进行SDS PAGE分析,比较黑色素合成前后、合成过程中及在苯硫脲存在下蛋白质的变化,对黑色素合成过程中消失的蛋白进行氨基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6条蛋白带(MAP 1~6)呈时间依赖性地从黑色素合成反应的上清液中消失,苯硫脲可阻断此反应而取消蛋白的消失;氨基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MAP 1,2为已知的大黄粉虫卵黄素样蛋白,MAP 3,4,5为未知蛋白,MAP 6为已知的大黄粉虫干燥蛋白。结论大黄粉虫幼虫血淋巴中至少5种蛋白与PO诱导的黑色素合成反应特异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三短一长"胰岛素干预模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GDM)的效果及其对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MA-1)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70例GD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采用"三短一长"胰岛素干预模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清AGEs、GSH-PX、VCAM-1水平和妊娠结局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前血清AGEs、GSH-PX、V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GEs、VCAM-1降低(P<0.05),GSH-PX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先兆子痫、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和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三短一长"胰岛素干预模式治疗GDM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TRPL)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和规律,为该药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截至2021年9月全省医疗机构上报至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TRPL所致ADRs 21例,以及以“特瑞普利单抗“”不良反应“”病例“”toripalimab“”adverse reaction”“case report”为关键词检索到的国内外文献中的TRPL所致ADRs 17例,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剂量、ADRs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等方面分析TRPL所致ADRs的临床特点和规律。结果:关联性评价结果显示,38例ADRs中与TRPL的相关性为“肯定”的有1例(占2.63%),“很可能”的有22例(占57.89%),“可能”的有15例(占39.47%);38例TRPL所致ADRs患者中性别主要为男性(23例,占60.53%),年龄主要集中在>50~80岁之间(27例,占71.76%);38例患者中,TRPL的使用符合当前其说明书适应证的仅15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11例、尿路上皮癌4例;38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地评价经CYP3A4代谢和经非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Eslsevier、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后,用R3.0.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经CYP3A4代谢和经非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对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SMD=0.07,95%,CI(-0.03,0.17),P=0.17]和[OR=1.04,95%,CI(0.78,1.40),P=0.77];40 mg阿托伐他汀会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SMD=-0.33,95%,CI(-0.65,-0.01),P=0.03];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会显著降低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表达的作用[SMD=-0.21,95%,CI(-0.35,-0.06),P=0.005]。结论经不同途径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引起MACCE无差异;40 mg阿托伐他汀会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首次发现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会降低氯吡格雷对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药学理论课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文章主要阐述情景模拟实践结合CBL在临床药学专业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为我国临床药学本科阶段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