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术后胰瘘在外科ICU中监护和治疗的方法及其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外科ICU收治的16例术后胰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在外科ICU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2.4±9.1)d,病情平稳后均转回外科病房继续治疗,胰瘘于治疗后1~3个月愈合;12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在ICU的密切监护和治疗下病情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ICU监护的加强、有效腹腔引流的建立、生长抑素的应用、积极的并发症处理和心理治疗,对提高术后胰瘘的救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交叉韧带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分析 1989年 5月~ 1999年 5月收治的 4 1例交叉韧带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韧带上下止点撕脱骨折 2 9例 ,前交叉韧带实质断裂 12例 ,膝关节合并伤 2 1例。 4 1例均在伤后 1~ 19天内手术。撕脱性骨折用钢丝固定 ;实质断裂直接缝合 5例 ,骨 -膑腱 -骨重建前交叉韧带 7例。结果 在获得随访的 38例中 ,平均随访时间 4 .2年 ,撕脱性骨折手术优良率 88% ;实质断裂直接缝合优良率 2 0 % ,骨 -膑腱 -骨重建优良率 6 0 %。结论 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早期手术效果良好 ,实质断裂骨 -膑腱 -骨重建效果较好 ,直接缝合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1例,其中单节段椎间盘突出4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10例,三节段及多节段突出7例,合并椎体后缘骨赘6例,黄韧带肥厚5例,先天性椎体融合2例。合并先天性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9例。致压物主要来源于脊髓前方的单节段、二节段压迫脊髓,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术14例。三节段及以上多节段压迫脊髓,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型术7例。结果 21例经平均30个月随访,2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术后难以忍受胸腹部束带感缓解,但四肢肌力、大小便功能无恢复。19例按JOA评分,术前平均5.58分,术后提高到11.46分。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脊髓致压部位节段争取早期手术治疗,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可较好地改善脊髓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及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1995年8月-1999年3月采用椎板单侧或双侧开窝加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32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8年,优良率93.8%。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一经确诊及时手术,采用椎板开窗加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损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胰瘘在外科ICU中监护和治疗的方法及其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外科ICU收治的16例术后胰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在外科ICU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2.4±9.1)d,病情平稳后均转回外科病房继续治疗,胰瘘于治疗后1~3个月愈合;12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在ICU的密切监护和治疗下病情均有明显改善。结论ICU监护的加强、有效腹腔引流的建立、生长抑素的应用、积极的并发症处理和心理治疗,对提高术后胰瘘的救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2年5月至2006年2月,应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及韧带修复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16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11例的患者。结果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5个月,平均18个月。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6例。术后无伤口感染、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骨折全部愈合,无肩锁关节再脱位。结论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两类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54例,按Neer分类方法,二部分骨折15例,三部分骨折24例,四部分骨折15例。手术分两组,A组26例采用克氏针、螺钉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B组28例采用T型或三叶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5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6年,平均2.8年。根据Neer评分标准,二部分骨折优良率A组为87.5%,B组为85.7%;三部分骨折优良率A组为81.8%,B组为84.6%;四部分骨折优良率A组为71.4%,B组为75%;疗效均较满意。结论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应根据骨折的类型特点、患者的年龄、骨量的大小而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术后积极的康复训练指导和患者的配合,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闭合性血管损伤,临床并不少见,常合并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骨与关节损伤。早期处理是否得当,与预后关系密切。自1993年~1998年,对18例闭合性血管损伤,在修复血管的同时,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膝关节取得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平均26岁。车祸伤12例,重物砸伤5例,坠落伤1例,均为单侧肢体闭合性血管损伤。其中动脉断裂6例,动、静脉断裂12例。合并大隐—股静脉交界处撕裂2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撕脱骨折4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撕脱3例。18…  相似文献   
9.
外固定器在修复闭合性腘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合性血管损伤,临床并不少见,常合并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骨与关节损伤.早期处理是否得当,与预后关系密切.自1993年~1998年,对18例闭合性血管损伤,在修复血管的同时,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膝关节取得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