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P53蛋白C端(P53c)对p53基因突变型肿瘤细胞SW480的促凋亡作用。方法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蛋白的蛋白转导域(TAT)将P53c运载进入肿瘤细胞,用氧依赖性降解区域(ODD)控制P53c在组织中的稳定性。通过PCR方法制备TAT-ODD-p53c(TOPc),TAT-p53c(TPc)及p53c基因,与pGEX4T载体连接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TAT-ODD-P53c(GST-TOPc),GST-TAT-P53c(GST-TPc)及GST-P53c等融合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AT蛋白运载融合蛋白穿过SW480细胞膜的作用,MTT法检测融合蛋白对SW480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致SW480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GEX系列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以和GS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免疫组化显示GST-TPc,GST-TOPcm及GST-TOPc均能进入SW480细胞,GST-TPc能明显降低SW480细胞活性,导致SW480细胞凋亡。含ODD的融合蛋白在常氧环境中对肿瘤细胞有轻度促凋亡作用。结论TAT可以介导其融合蛋白跨越细胞膜。GST-TPc可引起p53突变型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不同样品中的蓖麻毒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检测待测样品中的蓖麻毒素。方法 用蛋白 G亲和层析柱纯化蓖麻毒素单克隆抗体(4C13,3D74,5E4和5H6),以3D74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4C13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含有蓖麻毒素的多种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抗蓖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具有较高的蛋白纯度,应用HRP标记的4C13与3D74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对于溶解于磷酸缓冲液中的蓖麻毒素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可达2.5 μg·L-1;对于土壤、面粉、牛奶、咸菜汁、雪碧、可乐和腐乳汁中的蓖麻毒素样品检测的灵敏度为2.5~5.0 μg·L-1;与磷酸缓冲液样品相比较,含有相同浓度蓖麻毒素的小鼠和人血清样品ELISA的阳性结果明显减弱。结论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能够有效用于含有蓖麻毒素样品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淫羊藿多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免疫佐剂活性。方法淫羊藿多糖G1和G4,生理盐水分别与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配伍免疫小鼠,初次免疫后2周收集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的滴度;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A测定IFN-γ和IL-4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脾淋巴细胞CD4+、CD8+、CD3+和CD19+亚群。结果初次免疫后,淫羊藿多糖G1和G4能显著提高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能明显增强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可以显著提高脾淋巴细胞CD4+、CD8+和CD3+的含量及CD3+/CD19+的比值,诱导分泌IFN-γ的水平升高。结论淫羊藿多糖可增强小鼠对H1N1的免疫应答,可以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一种新型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4.
7种植物多糖对小鼠卵清蛋白免疫反应的佐剂活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和筛选具有较好佐剂功能的天然多糖。方法自中药提取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茯苓多糖、黄精多糖、枸杞多糖和淫羊藿多糖。苯酚硫酸法测总糖含量;间羟联苯法分析糖醛酸含量;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分布。按照分组,每只BALB/c小鼠肌内注射60μg卵清蛋白(OVA),OVA+0.1mg氢氧化铝,OVA+1mg多糖,OVA+生理盐水,并分别在第1,28和58天进行3次注射,在第21,52,70天采血,测定血清OVA抗体滴度。结果 7种多糖中的总糖含量为板蓝根总糖,65.41%;当归总糖,30.88%;黄芪总糖,43.70%;黄精总糖,48.88%;茯苓总糖,58.68%;枸杞总糖,45.83%;淫羊藿总糖,32.60%;总糖中糖醛酸含量为板蓝根糖醛酸,13.36%;当归糖醛酸,19.73%;黄芪糖醛酸,6.53%;黄精糖醛酸,5.96%;茯苓糖醛酸,1.96%;枸杞糖醛酸,8.96%;淫羊藿糖醛酸,7.53%。7种多糖表现出不同的分子质量分布特征。初次免疫,7种多糖和铝佐剂均未激活小鼠血清OVA抗体产生;在第2次免疫后,淫羊藿多糖佐剂组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达到1:105;第3次免疫后淫羊藿多糖佐剂组抗体滴度进一步提高,板蓝根多糖、当归多糖及茯苓多糖佐剂组的OVA特异性抗体滴度均达到1:105,与OVA+0.1mg氢氧化铝及OVA+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板蓝根多糖、当归多糖、茯苓多糖及淫羊藿多糖均具有很好的佐剂作用,特别是淫羊藿多糖具有较强的激发体液免疫活性。多糖有望成为候选的新型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生物样品中蓖麻毒素的双夹心ELISA方法并研究毒素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利用抗蓖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MAb)3D74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小鼠抗蓖麻毒素单克隆抗体4C13,建立了定量检测血清和组织样品中蓖麻毒素的双夹心ELISA方法,并对方法学进行了必要的验证。结果建立的双抗夹心ELlSA方法检测纽织中蓖麻毒素的浓度范围为1.25~320-g/ml,最低定量限为2.5ngy/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另Ij小于3.5%和9%。将该方法应用于蓖麻毒素组织分布的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大鼠静脉染毒后毒素可以在心、肝、脾、肺、肾、肠和脂肪等组织分布,以脾脏的分布为最高,其次为肝脏,染毒后0.5和2h脾与血清的比值分别为3.9和7.2。在脑和肌肉中未检出毒素。结论建立的双夹心ELISA方法简便、灵敏,可以用于定量检测血清和组织等生物样品中的毒素含量,为蓖麻毒素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毒素中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双夹心ELISA法检测蓖麻籽粕中蓖麻毒素含量检测方法,并对方法学进行必要的验证.方法 以蓖麻籽粕中蓖麻毒素的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溶剂、蓖麻籽粕与溶剂体积比、提取时间、提取过程是否匀浆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最佳提取条件.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 优化出双夹心ELISA法检测蓖麻籽粕中蓖麻毒素的最佳提取溶剂为含0.1% Tween 2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T),提取溶剂体积为1∶10(质量/体积),匀浆后提取浸泡时间为1h.该方法特异性高,蓖麻籽粕中杂质成分对测定无干扰.蓖麻毒素在3.91 ~ 25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小于3.2%和11.8%.同一样品重复测定日间RSD值小于5.5%.结论 蓖麻籽粕中的残余蓖麻毒素可采用优化后的实验方法进行有效提取,应用双夹心ELISA方法进行毒素含量的定量分析,该方法为蓖麻籽粕脱毒工艺的确定及脱毒样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检测待测样品中的蓖麻毒素。方法用蛋白G亲和层析柱纯化蓖麻毒素单克隆抗体(4C13,3D74,5E4和5H6),以3D74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4C13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含有蓖麻毒素的多种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抗蓖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具有较高的蛋白纯度,应用HRP标记的4C13与3D74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对于溶解于磷酸缓冲液中的蓖麻毒素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可达2.5μg·L^-1;对于土壤、面粉、牛奶、咸菜汁、雪碧、可乐和腐乳汁.中的蓖麻毒素样品检测的灵敏度为2.5-5.0μg·L^-1;与磷酸缓冲液样品相比较,含有相同浓度蓖麻毒素的小鼠和人血清样品ELISA的阳性结果明显减弱.结论双抗体奕心酶联免疫法能够有效用于含有蓖麻毒素样品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ELISA )检测待测样品中的人源化抗体MIL50。方法用原核表达的重组蓖麻毒素( ricin) A链( RTA)突变体( RiVax)为包被抗原,与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羊抗人IgG建立的夹心ELISA,检测生物样品中的人源化抗体MIL50。结果以蓖麻毒素和RiVax包被抗原,ELISA检测MIL50的结果显示,RiVax可与MIL50特异性结合,结合能力不低于全毒素蛋白,可以用于MIL50的定量分析。 RiVax的包被浓度为3 mg/L,对于溶解于含有吐温20(Tween 20)磷酸缓冲液(PBST)中的MIL50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030 mg/L;与PBST样品相比较,含有同样浓度MIL50的大鼠血清ELISA的阳性结果明显减弱,不同的大鼠组织匀浆对于MIL50的检测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结论夹心ELISA能够有效地用于人源化蓖麻毒素抗体MIL50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动物组织内P53蛋白的免疫检测分析方法,为P53生物药物的代谢分布研究提供检测手段.方法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P53蛋白单克隆抗体3P40,应用标记后的抗体及重组P53蛋白的检测,建立竞争性ELISA检测方法;应用此方法建立血清样品中P53蛋白标准曲线,测定腹腔注射P53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P53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梭曼过渡态类似物的人源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鉴定。方法:以膦酸梭曼水解过渡态类似物五配位-羟基膦酸酯,3-羟基-1-对硝基苯基甲膦酸单频哪基醇酯,为半抗原,通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从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特异性抗体,对其抗原结合活性进行鉴定。结果:经过4轮的筛选,分别获得14个抗梭曼类似物的阳性克隆。经DNA指纹分析,判断所获克隆分别包含4个不同的抗梭曼类似物的scFv基因。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了特异性的人源抗梭曼类似物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