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呼吸康复治疗对缓解期(30PD患者呼吸系统症状、肺功能指标、膈肌移动范围的影响,以及近1a来急性发作次数.方法:缓解期出院的(X)PD患者共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康复治疗组32例,前者住院时未进行呼吸康复指导,后者出院前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康复治疗方案,交给病人和家属参照执行,并留患者的联系电话号码以监督实施和随访.结果:呼吸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呼吸康复对缓解期(X)PD患者的临床症状、肺活量(VC)及1秒率(FEV1.0)、膈肌移动范围改善更为显著。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呼吸康复治疗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住院和就诊次数等方面具备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便秘是肺心病患者常见的问题。肺心病患者在排便过程中即使轻微的用力,也会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咳嗽、喘息等症状,有的甚至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或因疲乏无力而发生意外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肺心病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带来的痛苦非常重要。2008年8月-2009年8月,我科共收治老年肺心病患者26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结合呼吸操锻炼对肺心病缓解期氧依赖患者的作用.方法对吸氧(O2)有较强依赖性的患者进行脱氧心理疏导和呼吸操锻炼等综合措施.结果脱氧3周后96.88%的患者血气分析主要指标稳定在正常范围,与停氧前自身对照及与间断吸氧组比较,无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完全停吸氧后,近期血气分析结果与间断吸氧对照组之间无差异.结论患者的心理疏导,结合呼吸操锻炼等健康指导,对解除肺心病缓解期氧依赖患者的心理障碍是行之有效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龙惠珍  许云香 《云南医药》1991,12(5):290-292
慢性肺心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当病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休息,在门诊随访治疗。这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适宜的出院指导,其主要内容如下。一、个人生活环境的布局缓解期的肺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肺心病患者常见的问题.肺心病患者在排便过程中即使轻微的用力,也会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咳嗽、喘息等症状,有的甚至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或因疲乏无力而发生意外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及发达国家大城市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  相似文献   
7.
寒湿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寒湿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寒湿夹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寒湿方,对照组服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湿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寒湿夹瘀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急性加重期双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危险原因、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无创理疗.[方法]通过文字卡片、制作呼吸康复训练光盘、示范、交谈等方法,多渠道向病人进行DVT和PE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结果]实施教育后,所有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明显提高并能配合实行.[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病人实施预防DVT和PE发生的健康教育,在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减少住院和就诊次数等方面具有综合效果,旨在为该类病人提供必备的康复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急性加重期双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危险原因、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无创理疗.[方法]通过文字卡片、制作呼吸康复训练光盘、示范、交谈等方法,多渠道向病人进行DVT和PE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结果]实施教育后,所有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明显提高并能配合实行.[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病人实施预防DVT和PE发生的健康教育,在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减少住院和就诊次数等方面具有综合效果,旨在为该类病人提供必备的康复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进展为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研究,选择2017-02—2018-02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诊断为脓毒症并在住院期间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的101例患者,对其随机选择有创或无创血压监测。根据患者是否使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分为2组:有创血压组48例,无创血压组53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询问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肝肾疾病史,均给予抗感染、液体疗法、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住院后首次出现乳酸(lactic acid,Lac)2.0mmol/L时的平均动脉压、医院感染率、治愈率和EICU住院时间。结果:当首次出现Lac2.0mmol/L时,有创血压组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组(P0.05);有创血压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组(P0.05);有创血压组E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无创血压组(P0.05);但2组间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早使用有创血压监测可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愈率,并能减少其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