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雷公藤内酯醇抗人肝癌SMMC-7721细胞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雷公藤内酯醇抗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SD大鼠体内肿瘤接种两种衡量方法,体外细胞培养检测指标包括细胞形态观察,台盼蓝染色,DAPI染色,DNA ladder;SD大鼠体内接种肿瘤指标检测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大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在用药后活细胞大幅减少,体内接种肿瘤细胞在用药后,肿瘤块体积较小且增长缓慢,而对照组肿瘤体积却大幅增长.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和体内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娴芬  王智勇 《中国药师》2017,(6):1065-1070
摘 要 目的:系统评价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应用靶向抗肿瘤药的皮肤不良反应,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摘要集(http:∥www.asco.org/)与ClinicalTrials.gov(http:∥www.clinicaltrials.gov)以获取涉及靶向药物(单药或多种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用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并有皮肤不良反应报告的临床试验。对入选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非随机对照试验用MINORS量表,随机对照试验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并提取资料。以各类皮肤不良反应(皮疹、皮肤干燥、瘙痒与黏膜炎)发生率为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项研究,涉及960名患者。研究疾病涉及多种实体瘤与白血病。共涉及14种不同的靶向抗肿瘤药。绝大多数研究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皮疹的合并事件率及其95%置信区间(CI)为0.19[0.12~0.28],皮肤干燥为0.24[0.06~0.51],瘙痒为0.12[0.04~0.24]以及黏膜炎为0.21[0.07~0.39]。发表偏倚分析提示皮疹之结局指标的报道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gger’s P=0.007)。结论:靶向抗肿瘤药应用于儿童或青少年人群可引起部分患者出现皮疹、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影响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残疾,临床应用时需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构建含SARS冠状病毒S蛋白基因高保守性C区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 Sc作为DNA疫苗 ,其中C区位于SARS冠状病毒S蛋白S1亚基基因片段的 811~ 12 2 1bp区域的病毒外部羧酸端多肽肽段。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注射入实验小鼠肌肉 ,10 0 μl/只 ,疫苗滴鼻免疫组 ,每次以脂质体 -质粒混合液适量滴入鼻内 ,3次 /d ,连续 1周。抗SARS病毒S蛋白的特异性IgG滴度用ELISA法测定 :免疫后的小鼠分别在 15、30和 4 5d后采血并分离血清 ,用纯化SARS CoV全病毒裂解液抗原包被的微孔板进行ELISA测定血清抗SARS CoVIgG的效价 ,结果显示 :…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甲磺酸帕珠沙星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制备甲磺酸帕珠沙星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中甲磺酸帕珠沙星的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mm×4.6mm,5um);流动相:乙腈-磷酸三乙胺水溶液(含0.5%磷酸,1%三乙胺)(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20ul。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在10.54~52.7u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1.79%。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均单剂量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24h内不同时点的血药浓度,采用DAS1.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吸收相半衰期t1/2ks为(0.233±0.060)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9.628±5.213)h、表观分布容积Vd为(1.795±0.918)L、分布相半衷期t1-2α为(1.188±0.72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为(24.385±3.222)mg/(L·h)、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29.866±3.892)mg/(L·h)。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以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re 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lrus,SARs.c0V)S蛋白3个保守片段基因的组合为抗原基因DNA疫苗,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接种小鼠后观察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情况。方法将人工合成的S蛋白3个保守片段基因组合(称为Sa)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随之将重组质粒进行小鼠肌肉免疫,定期检测血清中抗SARS—CoV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流式细胞仪观察其淋巴细胞表型变化,PCR法检测质粒分布,免疫组化检测抗原表达。结果疫苗注射后15d就能在血清中检测出病毒特异性抗体,并且疫苗能在机体中持续表达抗原引发机体持续的免疫应答,直到注射后45d免疫应答都不见减弱;以CTLT淋巴细胞为主的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增加极显著,引起强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空载体质粒对照组未检测出明显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以S蛋白3个保守片段基因组合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通过肌注能诱导小鼠针对SARS病毒强大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尹登科  喻昕  童静  吴世成  袁娴芬  丁虹 《中药材》2004,27(2):99-100
利用不同pH条件,用乙酸乙酯对浓当归注射液进行萃取,得到两个萃取组分,通过色谱-质谱分析,证实其中含有5-羟甲基呋喃甲醛.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甲素急性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丁虹  吴建元  童静  袁娴芬  陈俊  石刚刚 《中药材》2004,27(2):115-118
目的:测定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RI)经腹腔给药及经口给药小鼠LD50,并探讨引其死亡的原因,为临床救治雷公藤的急性中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测定小鼠腹腔、口服给药途径LD50,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SD大鼠ip给予0.725 mg/kg TRI,分别于0.5 h、1 h、2 h、4 h、8 h、12 h、16 h、20 h等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的心电变化,测定sALT、sGST活性、肝ATPase活性、肝糖原含量、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含量、血清TNF及NO含量,免疫组织观察CD68(吞噬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实验测得雄性小鼠腹腔给予TRI的LD50值为0.725 mg/kg,经口给予TRI的LD50值为0.788 mg/kg.肉眼尸检死亡小鼠各主要脏器,两种给药途径均出现胃底部明显充血、肠道无规则散在溃疡,肝脏呈灰白色,颗粒状,其它脏器示见明显异常;大鼠组织检查可见,肝脏见大灶性坏死,肾脏仅见轻度水肿,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测定可见sALT、sGST活性、血清TNF及NO含量明显升高,肝ATPase活性、肝糖原含量明显下降,CD68、iNOS表达显著上调.结论:雷公藤甲素所至的急性毒性其死亡原因主要以急性肝坏死为主要原因,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肝中Kuffer细胞的激活,释放大量TNF及NO有关,提示临床抢救雷公藤甲素中毒,应考虑可减轻肝损伤的治疗方案;两种给药途径均出现胃部充血及肠道溃疡,提示雷公藤甲素对胃肠道的损伤作用并非直接的理化接触性刺激,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采用Kupffer 细胞选择性阻断剂-GdCl3封闭小鼠肝Kupffer 细胞活性后,奥美拉唑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变化,以进一步探讨Kupffer 细胞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一次性给予GdCl3(ip, 20 mg·kg-1),于阻断后6 d, 碳粒廓清法测定小鼠的吞噬功能;免疫组化法观察CD68在肝脏中的表达;取血清测定ALT活性,尿素氮及肌酐含量,观察Kupffer 细胞阻断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另取同样处理的小鼠,给予奥美拉唑(iv, 10 mg·kg-1),分别于给药后5,15,30 min和1,2,4,6,8,12,24 h眼眶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3P8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ip GdCl3后,能明显阻断Kupffer细胞活性,肝、肾功能未见受损.奥美拉唑在小鼠体内药动学符合一房室模型.与正常鼠相比,奥美拉唑在Kupffer细胞活性阻断的小鼠体内的消除受到明显抑制.K,CL分别下降18.7%,2.9%,t1/2延长18%.结论: 阻断Kupffer细胞活性可明显改变奥美拉唑在小鼠体内的代谢与处置, 提示Kupffer细胞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抗原基因为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Y)S蛋白C端片段基因的DNA疫苗,采用肌注和滴鼻的方法接种小鼠后观察肌肉注射途径和黏膜途径免疫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情况。方法:将S蛋白C端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随之将重组质粒进行小鼠肌肉和黏膜免疫,定期检测外周血中抗SARS-CoV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流式细胞仪观察其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抗原表达分布,脾细胞增殖实验评价CTL效果。结果:疫苗注射后15天就能在血清中检测出病毒特异性抗体。随着时问的延续,抗体水平逐步升高,至30天后达到稳定,以CTL为主的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增加极显著,引起强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疫苗滴鼻后45天可在鼻黏膜检测到抗原表达;而空载体质粒对照组未检测出明显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以S蛋白C端片段基因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通过肌注和滴鼻能诱导小鼠针对SARS病毒强大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