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80例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卒中和出血风险评估制定抗栓治疗方案,作基因型检测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等,并对未抗凝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VAF患者的总体抗凝率为61.84%,其中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抗凝率为63.33%,在289例抗栓治疗的患者中,有59.52%选择华法林抗凝,21.80%选择达比加群酯抗凝;172例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出院时INR的达标率为22.09%,行CYP2C9和VKORC1基因型检测的患者其INR达标率(40.74%)明显高于未检测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肾功能状态下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合理剂量,优化专家共识的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工具进行蒙特卡洛模拟,以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最低抑菌浓度≥345和首剂维持剂量时谷浓度>30 mg·L-1作为达标条件,模拟3种体质量、5种肌酐清除率下的替考拉宁的达标概率和累计反应百分率。结果 发现专家共识中推荐的6~12 mg·kg-1在不同肾功能状态下的负荷剂量从9.2 mg·kg-1增至11.1 mg·kg-1,差别最大1.9 mg·kg-1结论 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提示替考拉宁的专家共识推荐的给药方案需要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环孢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为其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9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194份血药浓度常规监测数据,应用NONMEM(7.2.0)软件建立药动学模型,用一级条件估计及交互作用(FOCE-Ⅰ)估算药动学参数和个体间、个体内变异。定量考察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合并用药及CYP3A4*18B、CYP3A5*3基因多态性等协变量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采用自举法对最终模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基础模型选用一房室、一级吸收和一级消除模型。环孢素的群体药动学参数:表观清除率(CL/F)为(29.5±1.3)L/h,表观分布容积(V/F)为(419.4±52.2)L。CL/F和V/F的个体间变异分别为27.8%和0.14%,个体内变异为36.4%和70ng/ml。按照最终模型,仅有年龄对CL/F有显著影响。自举法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较稳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环孢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可为该群体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是构建高质量医疗体系的重要基础。随着北京疏解工作的全面启动,以往高度集中布局的北京医疗资源需要重新配置。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布局的优化,既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还不能加剧北京的“大城市病”,这是疏解面临的新课题。研究以计算社会科学的方法为基础,北京医疗资源疏解为背景,开发基于agent的城市医疗资源空间配置和布局的计算实验平台,讨论“点轴放射”模式和“组团”模式等不同布局情景下居民的居住选择和就医行为,“动态”观察和评估不同模式在平常和应急两种状态下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计算实验结果表明,“点轴放射”模式的医院布局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匀,能够随着人口的迁移互动逐渐形成自己的服务半径,效果略好于“组团”模式。然而,在灾情疫情等应急情形下,“组团”模式的医疗资源配置表现要显著好于“点轴放射”模式。研究表明,基于agent的建模和计算实验方法能够为利用真实数据建立现实模型展开这类布局事前研究和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腹膜透析液中万古霉素浓度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方法,考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腹膜透析液(以下简称腹透液)和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PDAP患者万古霉素腹腔给药和浓度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我院18例PDAP患者万古霉素腹腔给药后(1 g,q4d~q6d)的腹透液样本,利用经方法学验证的LC-MS/MS方法测定腹透液万古霉素浓度,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一步评价腹透液中药物浓度和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 建立的腹透液万古霉素LC-MS/MS测定方法在 0.1~16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等均符合要求。PDAP患者腹腔给与万古霉素后24、48、72、96和120 h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99±3.33)、(4.08±2.13)、(3.40±1.23),(2.58±1.56)和(2.05±1.15)μg·mL-1;各时间点腹透液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建立的LC-MS/MS方法适用于临床腹透液样本的万古霉素检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腹透液中药物浓度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原因分析,探讨用药宣教切入点。方法:回顾性抽取某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再入院的患者125例,对其性别、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高血压、糖尿病以及CYP2C9及VKORC1基因型抗凝敏感性进行分析,同时观察患者的出血事件。结果:125例PT延长患者中有24例发生与华法林相关的出血不良反应。结论:开展患者用药宣教,正确掌握抗凝治疗是减少换瓣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再入院的患者共77例,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华法林的服用剂量、CYP2C9及VKORC1基因型抗凝敏感性、出血表现进行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有无出血表现与PT、INR水平及CYP2C9和VKORC1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不同基因型患者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华法林的服用剂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除了加强监测PT及INR外,还应根据CYP2C9及VKORC1的基因型对其华法林剂量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临床常与氯吡格雷合用的CYP2C19及羧酸酯酶1(CES1)的底物药物对氯吡格雷体外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氯吡格雷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CYP2C19底物(奥美拉唑)和CES1底物(依那普利、奥司他韦、辛伐他汀、罗格列酮、氟西汀),通过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试验研究其与氯吡格雷代谢相互作用,采用LC-MS/MS法测定微粒体酶孵育体系中氯吡格雷非活性和活性代谢产物的浓度。结果奥美拉唑显著抑制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的生成(P<0.05),辛伐他汀对活性及非活性代谢产物的生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他CES1底物对氯吡格雷活性和非活性代谢产物的产生无影响(P>0.05)。结论奥美拉唑、辛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抑制作用,临床上氯吡格雷与上述药物合用时可能需要考虑其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相关基因多态性以及患者临床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碱基淬灭探针技术,检测197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VKORC1rs9923231、CYP2C9rs1057910以及CYP4F2rs2108622单核苷酸多态性,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结果:VKORC1rs9923231、CYP2C9rs1057910和CYP4F2rs2108622基因多态性及年龄、体质量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解释了45.2%的华法林剂量差异。结论:中国汉族人群VKORC1rs9923231、CYP2C9rs1057910和CYP4F2rs2108622以及体质量和年龄都是影响华法林剂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罗莫司(免疫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实体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本文将影响其吸收、分布、消除的各种因素,如人口学特征、合并用药、血液生化指标、CYP3A5基因多态性、肝肾功能等,对西罗莫司群体药代动力学(PPK)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