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在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氨基葡萄糖及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针对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氨基葡萄糖及关节镜手术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 比较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其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而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显著改善;比较两组治疗的优良率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较高,其中观察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良率为80.0%;观察组不良反应7.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甾体抗炎药联合氨基葡萄糖及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发现,联合治疗相对于单纯的关节镜手术治疗而言,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侧斜卧位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5年5—10月收治的62例行剖宫产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在手术前对两组患者行麻醉,再协助A组患者左侧倾斜15~20°位,B组协助患者平卧位。手术结束时记录产妇的SBP﹑HR,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A﹑B两组在用药前SBP均偏高,在分别给予10 min用药后A组SBP为120.47 mmHg左右,B组为115.57mmHg左右;A组HR为83.2次/min左右,B组为93.8次/min左右,两组产妇均在血压水平正常范围内,但A组SPB高于B组,HR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斜卧位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麻醉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式子宫全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派卡因组(R组)及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30例.两组在全麻诱导后均采用喉罩通气,于术前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注射0.33%罗哌卡因(R组)或0.9%生理盐水(N组),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推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毕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术后2、4、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24 h镇痛泵追加次数,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相比,R组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N组相比,R组术后2、4、12、24 h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24 h内镇痛泵追加次数明显减少(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式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辅助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抽取55例作研究对象并参考随机抽签原则分组.两组均在B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实施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方案,其中观察组(n=27)在常规麻醉用药基础上按体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3~0.7μg/(kg·h);对照组(n=28)单纯采取常规麻醉药物,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T1~T3期间的MAP、HR均低于T0(P<0.05),但其MAP、HR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T1、T2时的SpO2均下降(P<0.05),且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的VAS疼痛评分为(1.3±0.4)分,低于对照组的(3.9±1.2)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低于对照组的32.1% (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辅助效果肯定,可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并缓解其术后疼痛,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可起到有效的止血效果,本研究探讨氨甲环酸在减少围术期出血中理想的给药方式及给药剂量.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接受单侧TKA的患者,根据患者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剂量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1 g组、关节腔注射1 g组、关节腔注射3 g组、静脉注...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对进入麻醉复苏室的大多数患者而言,从麻醉中恢复是一个平稳的过程,但术后即刻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可能是突发并危及生命的,尤其多见于高龄患者。老年人机体细胞逐渐退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老年患者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围手术期几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年龄65~74岁老年骨科患者采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野出血,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自体血回收,使大部分老年患者减少或避免了术中、术后异体血的输入,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大致正常.结论 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老年骨科大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输注异体血,术后未出现出凝血功能障碍,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骨科大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但仅观察组于术前15 min使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舒芬太尼消耗量、PCIA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舒芬太尼的消耗量[6 h(:25.84±5.16)μg;24 h(:49.63±6.11)μg]、PCIA的按压次数(5.83±2.48)次较对照组少,不良反应发生率(9.8%)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减少术后自控镇痛使用的舒芬太尼消耗量,且不影响镇痛效果,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全麻下盐酸右美托咪定抑制下肢止血带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需行下肢止血带阻滞骨科手术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输注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输注维持麻醉.比较两组出现止血带相关性高血压的时间及发生率,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较观察组出现止血带相关性高血压的时间早且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全麻下抑制下肢止血带相关性高血压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童趣化护理联合音乐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麻醉诱导对患儿配合度、身心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学龄前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术前常规麻醉诱导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术前童趣化护理联合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配合度评分及身心应激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焦虑评分、配合度评分、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波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合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和MAP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患儿术前实施童趣化护理联合音乐干预,能够显著较低患儿术前焦虑情绪和身心应激反应水平,促进患儿麻醉配合度的提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