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黄芪注射液增强树突细胞的抗肺癌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MHC Ⅰ类限制性肿瘤抗原多肽Mut1致敏的树突细胞(DCs)对肺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原理。方法:制备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用转移性Lewis肺癌特异性多肽Mut1预激DCs并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癌小鼠,通过FACS分析其脾细胞内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内IL-2、IL-4浓度的变化,间接提示Th1/Th2比例的变化。同时免疫正常小鼠,观察宿主对随后肿瘤细胞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DCs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后,比单用.DCs更有效的治疗转移性肺癌,小鼠脾细胞内CD4^ T和CD8^ T细胞明显比例升高,联合治疗组的IL-2/IL-4比例也明显升高。在观察时间内经黄芪注射液和DCs联合免疫的小鼠成瘤率低于对照组和单用DCs组。结论:以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DCs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更有效的促进荷瘤宿主的免疫应答,具有显著的体内抑制肺癌转移的效果。对正常动物免疫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下腹部手术患者术中镇静程度及顺行性遗忘作用的影响. 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岁~60岁,在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复合Dex行下腹部手术(剖宫产术除外)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01例,女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根据给予生理盐水或Dex维持剂量的不同分为4组(每组50例):生理盐水组(De0组)、0.2 μg·kg1·h-1组(De1组)、0.4 μg· kf-1·h-1组(De2组)、0.6 μg· kg-1·h-1组(De3组).采用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法,观察Dex泵入后5 min(T1)、10 min(T2)、15 min (T3)、20 min(T4)、25 min(T5)、30 min(T6)、40 min(T7)和50 min(T8)各时间点患者镇静程度及术后24 h顺行性遗忘情况. 结果 De0组各时间点的OAMS法评分均为(5.00±0)分,De1组、De2组、De3组随着时间的延长,泵入Dex剂量的逐渐增大,OAMS评分逐渐减小(P<0.05):De1组T2~T8评分依次为(3.15±0.37)、(3.26±0.44)、(2.70±0.66)、(2.55±0.60)、(2.40±0.60)、(2.05±0.76)、(2.02±0.73)分;De2组T2~T8评分依次为(3.10±0.64)、(2.95±0.51)、(2.35±0.67)、(2.25±0.55)、(2.10±0.45)、(1.60±0.50)、(1.65±0.49)分;De3组T2~Ts评分依次为(3.10±0.31)、(2.65±0.49)、(1.95±0.39)、(1.90±0.45)、(1.75±0.44)、(1.20±0.62)、(1.25±0.64)分.De0组无遗忘病例为50例;De1组、De2组、De3组无遗忘病例明显减少(P<0.05):De1组完全遗忘4例,部分遗忘35例,无遗忘11例;De2组完全遗忘15例,部分遗忘29例,无遗忘6例;De3组完全遗忘29例,部分遗忘19例,无遗忘2例. 结论 Dex具有良好的镇静以及一定的顺行性遗忘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葫芦素B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中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00mm×4.6 mm,5μm);以乙腈-水-磷酸(45∶55∶0.1)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28 nm;柱温30℃。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蛋白纳米粒中辅料对葫芦素B的测定无干扰,在1.0~2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葫芦素B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8%(n=3)。结论:本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葫芦素B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我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及其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ICU自2005年3月~2010年3月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及其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送检310份标本,60例阳性结果(19.35%),革兰阳性菌26株, 43.3%);革兰阴性菌21株(35.0%),药敏结果示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极高.结论 导管相关性感染中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较敏感.临床预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单涎酸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涎酸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15天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N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NDS评分、NDS减少值、有效率比较均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不同年龄患者顺行性遗忘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级、年龄18~84岁,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复合右美托咪定行下腹部(剖宫产术除外)手术患者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分为四组:A组(23±4)岁,B组(36±3)岁,C组(65±3)岁,D组(75±5)岁。所有患者均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泵入10 min之后以0.2μg·kg-1·h-1剂量维持。术后24 h回访患者并评定右美托咪定的顺行性遗忘作用。结果 A组和B组右美托咪定顺行性遗忘作用无明显不同(P0.05),而C组与D组较前两组右美托咪定顺行性遗忘作用比较明显(P0.05),并随年龄的增大明显增加(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一定的顺行性遗忘作用,且对老年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末端标记(TUNEL)法与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法双标染色技术在研究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机制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成两组,用Marmarou方法造成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切片先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方法行TUNEL染色显示凋亡,再按caspase-3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方法继续染色.结果 双标染色显色满意,大鼠海马区大部分TUNEL阳性细胞同时也表现caspase-3阳性.结论 caspase-3与TUNEL双标染色能更好的反映出大鼠脑创伤后caspase-3与凋亡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双标染色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扶正祛邪颗粒对呼吸道病毒易感人群免疫细胞及其因子的影响。方法 观察对象分别来源于2003年5-6月上海市25家医院呼吸道病毒易感人群(共1402名),分别给予扶正祛邪颗粒(干预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同时对干预组130名和对照组120名于服药前、服药2周及服药结束后2周测定血清干扰素γ(γ-IFN)、白细胞介素2、4(IL-2、4)及全血淋巴细胞分类计数(CD3^+、CD4^+、CDB^+、B)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百分比。结果 在服药2周时,干预组血清中IL-2、γ-γIFN水平及NK细胞百分比较服药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和CD3^+、CD4^+、CD8^+及B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服药2周及服药后2周干预组Th1/Th2较服药前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扶正祛邪颗粒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上呼吸道病毒易感人群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制剂密盖息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透治疗伴肾性骨病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密盖息注射液50IU,肌肉注射,前2周每日1次,第3、4周隔日1次,后每周2次。另一组给予密盖息鼻喷剂200IU,前2周每日1次,后隔日1次。3个月一疗程。监测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并检测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iPTH及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iPTH均有明显降低,骨密度增加。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密盖息鼻喷剂组不良反应少。结论密盖息对肾性骨病治疗效果好。鼻喷剂副作用少,更为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心内直视手术的7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实验组采用快通道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术后拔管时间、C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麻醉围手术期的MAP、CVP、HR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拔管时间、C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11%,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