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小儿时期是人体发育重要阶段,临床上一般据其生理特点,将个小儿划分为7个年龄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鉴于其各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具有不同特点,对小儿用药应结合药理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特点合理选择。近年来有大量报道,药源性疾病已构成儿童健康的一大威胁。我国每年新增3万左右聋哑儿,50%与药物有关。上世纪发生的十多起全球性大规模药害事件,首当其中的是儿童。滥用药物,尤其是农村及一些贫困地区更为严重。国此合理用药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丹参酮微乳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药物新剂型—丹参酮微乳 (Tan-M)在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细胞毒作用和对多药耐药 (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Tan M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的细胞毒性和MDR逆转作用 ,设空白微乳 (E-M)为对照组。结果 :Tan-M非细胞毒性剂量 (生长率≥ 95 % )为 0.2μg·mL-1;低毒剂量 (生长率 85%~90% )为 0.7μg·mL-1。E-M无毒剂量相当于 0.7μg·mL-1Tan-M同等稀释度 ;低毒剂量相当于 1.2μg·mL-1Tan-M同等稀释度。无毒性剂量的Tan-M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1) ,抗药性逆转为 3.88倍 ;低毒剂量的Tan-M逆转倍数为 3.97。 0.2 μg·mL-1的E-M逆转倍数为 2-62。结论 :Tan-M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ADM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和MDR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氯芬酸钠并用活血止痛胶囊致药物性肝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历介绍:患者,女,55岁,因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就诊于我院门诊。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加拿大奥贝泰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GM6100)0.1 g,po qd;同时服用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南京中山制药厂,批号050112)剂量0.25 g,po qid.服用6 d后,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逐渐加重,尿色加深。轻度发热,伴恶心、呕吐、厌油腻。既往无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例治疗肺炎时出现中枢神经紊乱与应用头孢吡肟(悦康凯欣)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患者检查、治疗、会诊处理全过程,结合参考文献进行病案分析。结果:因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用药后肾功能进行性不全易导致ADR发生;患者中枢神经系统ADR发生与应用头孢吡肟有时间上的关联;参考文献有头孢吡肟致中枢神经紊乱的多次报道。结论:该患者应用头孢吡肟致中枢神经紊乱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李冬  金鎏  雒香茹  范广俊  王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42(12):1264-1266,1275
目的: 建立替加环素在危重症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探究该类人群中影响替加环素药动学的因素。方法: 收集静脉使用替加环素的危重症患者的血样,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替加环素的血药浓度。利用NONMEM软件估算替加环素的药动学参数,通过向前纳入法和逆向剔除法建立替加环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收集54名患者的143个血药浓度建立替加环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静脉给药的一室模型较好地描述替加环素的药动学特征,替加环素的清除率(CL)、表观分布容积(Vd)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1.3 L·h-1和105 L,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和年龄对模型有显著影响。结论: 建立的替加环素群体药动学模型预测性能稳定良好,APACHE Ⅱ评分影响替加环素CL,年龄影响替加环素Vd,可为临床替加环素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组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案的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选择门诊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A组75例,给予恩替卡韦(ETV)0.5 mg,口服1次/d;B组75例,给予阿德福韦酯(ADV) 10 mg及拉米夫定(LAM) 100 mg,口服1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采用最小成本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卵磷脂络合碘胶囊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4只犬随机分成2组进行2周期交叉自身对照实验,分别单剂量口服200μg受试制剂卵磷脂络合碘胶囊及参比制剂卵磷脂络合碘片,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犬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及参比制剂的t1/2(ke)分别为(7.7±2.44)、(6.85±2.85)h;tmax分别为(0.83±1.01)、(1.17±0.76)h;Cmax分别为(7.96±3.10)、(8.74±0.37)μg.dL-1;AUC0-∞分别为(89.94±41.98)、(91.03±32.62)μg.h.dL-1(P>0.05),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7.4%。结论:2种卵磷脂络合碘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磷酸肌酸钠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在0-4℃,25℃,37℃,避光和不避光条件下,考察磷酸肌酸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0.9%氯化钠注射液(0.9%NaCl)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Porasil ODS-C18柱,以0.2%磷酸缓冲液(pH3.2,含0.5%氨氧化四丁基铵)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室温。以零时磷酸肌酸钠浓度为100%,测定磷酸肌酸钠与三种输液配伍后24h内不同时间点百分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pH。结果:在上述条件下,磷酸肌酸钠与5%GS,0.9%NaCl的配伍比较稳定,但在10%GS中磷酸肌酸钠不稳定。结论:在0-4℃,25℃,37℃条件下,磷酸肌酸钠可与5%GS和0.9%NaCl配伍使用,而不能与10%GS配伍,磷酸肌酸的稳定性不受光线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川芎嗪脂质体,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以磷脂-胆固醇(2.5:1.5)为包封膜材,采用注入乳匀法制备川芎嗪脂质体,观察脂质体形态,测定其粒径,采用HPLC法测定川芎嗪含量,并考察其包封率、载药量和稳定性。结果:川芎嗪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00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39.5±0.66)%和(0.719±0.011)%。4℃保存30d稳定。结论:以本方法制备的川芎嗪脂质体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受者应用国产与进口环孢素A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国产与进口环孢素A用于肾移植受者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对60例肾移植术后病人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选出的病人分成2组新山地明组(I组)和田可组(II组),运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法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方案的成本分别为4 973元和4017元,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5.0%;每增长1个单位效果II组比I组节省562.73元.结论 2组病人在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I组可获得较低的成本-效果比,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