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 999年 5月— 2 0 0 1年 8月 ,我们将生脉注射液与利多卡因合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患者 5 8例 ,随机分两组。生脉注射液合用利多卡因组 (治疗组 ) 2 8例 ,男 1 5例 ,女 1 3例 ,年龄 4 2~ 6 7岁 ,其中 8例有颈椎病 ,1 0例有高血压 ,6例有高血脂症。低分子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组 (对照组 )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 5~ 6 0岁 ,其中 5例有颈椎病 ,1 2例有高血压 ,8例有高血脂症。病例选择均符合诊断标准 :(1 )眩晕 ,仰颈、转颈诱发试验阳性 ;(2 )眩晕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脉压(24hPP)、血压昼夜节律对早期肾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4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24hPP分为4组,A组:PP≤40mmHg(1mm-Hg=0.133kPa)(28例),B组:41~60mmHg(1mmHg=0.133kPa)(43例),C组:61~80mmHg(1mmHg=0.133kPa)(51例),D组:大于80mmHg(1mmHg=0.133kPa)(24例);按血压昼夜变化率(△MBP)分为2组,杓型组:△MBP≥10%(65例),非杓型组:△MBP〈10%(81例),分别进行2h动态血压监测和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C)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比较各组的检测值。结果各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随着24hPP增高,早期肾损害程度越严重,D组〉C组〉B组〉A组(P〈0.05);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早期肾损害程度明显高于杓型组(P〈0.05)。结论 24hPP增大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 ,合并症多 ,易误诊。本文报告 2例老年结核性胸膜炎误诊为心肌梗死后综合征。1 病例资料例 1 男患 ,70岁 ,因阵发性胸骨后疼痛 1年余 ,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伴恶心、呕吐 1天入院。查体 :双肺叩诊呈清音 ,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无胸膜摩擦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率 86次 /min ,律齐 ,无心包摩擦音。动态监测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 ,诊断为急性高侧壁、后壁心肌梗死。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 15天后 ,演变为亚急性期。此时常规胸片检查提示心脏横径…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法,消融手术时需常规置入RV,CS,RVOT-His等标准标测电极和大头消融电极,多电极导管置入带来的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报道以单导管消融RVOT室速的病例逐渐增多.现将我们单用大头电极成功标测消融RVOT顽固性室早并室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RFCA)是快速心律失常最为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现在国内已广泛应用.我院于2003年开展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SVT)、室早(PVC)、室速(VT)共14例均获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黄雪梅  舒振林 《中国药房》2002,13(3):162-164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国内近几年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大致有7类 ,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依那普利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依那普利联合治疗12个月,A组(小剂量组)36例,目标剂量:依那普利10mg/d,厄贝沙坦75mg/d;B组(常规剂量组)48例,目标剂量:依那普利20mg/d,厄贝沙坦150mgld;C组(大剂量组)42例,目标剂量:依那普利30—40mg/d,厄贝沙坦225—300mg/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功能指标、血压、血钾(p)及血肌酐(Cr)水平。结果A、B、C三组均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缩小LVEDD,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试验(6-MWT);且组间比较显示,随着联合剂量的增加,LVEDD缩小更明显,LVEF及6-MWT改善程度也更显著(P〈0.05),然而SBP、DBP水平降低及血Cr、K+水平升高也更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和常规剂量依那普利、厄贝沙坦联合治疗CHF,安全有效,而二者大剂量联用,疗效更显著。但安全性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8.
植入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我院于2002年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以来,共植入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闭式引流.结果:83例病例全部引流成功,引流量3100~580ml,平均1595±553.28ml.无1例出现胸膜反应,肺水肿等较严重并发症,但有9例(10.84%)出现引流管堵塞.结论: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操作安全、简便,能最大限度地排净胸腔积液,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技术(PCI)是目前诊断及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诊疗技术,因其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发达地区及大医院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基层医院因各地医疗条件、医疗水平不同尚未广泛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